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大田管理技术

2018-12-19 09:34:32浏览:65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合理密植原则:根据品种、秧苗质量、插秧早晚、土壤肥力条件、施肥水平、灌溉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等确定栽插密度。早熟品种,

1、合理密植原则:根据品种、秧苗质量、插秧早晚、土壤肥力条件、施肥水平、灌溉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等确定栽插密度。早熟品种,秧苗瘦弱,插秧早,大田肥力中等以下,施肥量少,灌溉能力差,管理粗放,应该插密一些,反之可以适当稀植。一般每亩1.4-1.6万穴,保证基本苗8-10万苗。
  2、适宜移栽:一般把平均温度通过15℃的日期作为最早插秧期,稳定通过18℃的日期为最适插秧期。早熟品种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中晚熟品种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晚熟品种秧龄控制在45天以内。
  3、栽植方式:人工插秧必须做到“五插三不插”。“五插”是指插浅、插稳、插直、插匀、插齐;“三不插”是指不插隔夜秧,不插脚迹眼秧,不插拳头秧。有条件的应尽采用机械插秧和抛秧技术。
  (二)合理施肥
  1、以产定肥:具体施肥见罗山县水稻配方施肥推荐表。
  2、底肥、分蘖肥、穗粒肥“三肥”施用要做到足、早、巧,底肥要施足。底肥占总用肥量:早熟品种80%,中晚熟品种60-70%。农家肥和磷肥都可作底肥,每亩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加碳胺30-40公斤作底肥。有农家肥的或紫云英翻压的,复合肥可减量,分蘖肥要早,插(抛)秧后5-7天结合除草,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
  3、穗粒肥要巧:穗粒肥以氯化钾为主,每亩施5公斤左右,一般在水稻播种后75-80天之间施。追施钾肥还可以在抽穗期、灌浆期各喷一次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三联阅读
  4、看苗施肥:水稻从移栽活棵到抽穗前,叶色要有“两黑两黄”的变化。“一黑一黄”,稻苗移栽返青后叶色迅速转深绿,分蘖盛期出现“一黑”,圆杆拔节前出现“一黄”。“一黑”过头,不显“一黄”,或黑的持续时间过长,就要排水晒田;“一黑”不足,表示稻株营养不良,出叶慢,分蘖势弱,难以有足够穗数,此时需追肥。“二黑二黄”出现拔节以后,晒田复水,茎叶叶色由淡绿转青绿,出现孕穗期的“二黑”。在抽穗前几天,叶色又由深绿转淡绿,呈现“二黄”。如果“黑”的墨绿疯长,或是“黄”的枯黄就要采取调控措施。“黑”采取轻晒田,补追钾肥,“黄”追施氮肥,但要少施。
  (三)科学管水
  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春稻宜留一层极薄的“遮泥水”插秧;麦茬稻插秧时,由于气温较高,一般3-5厘米为宜。在水稻返青、分蘖初期大田保持20-30毫米浅水,便于提高水温和土温,以便促早分蘖、多分蘖,争取较多大穗。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旺苗田、烂泥田,久水田要早晒、重晒。晒至田边发白,田间发裂,叶色褪淡,叶色挺起,白根上翻为宜,深水孕穗(5-7厘米水层)、扬花(3-5厘米水层),干干湿湿到成熟。
  总之,这套经济又能高产的灌溉技术归纳起来是“插秧瓜皮水,返青寸头水,分蘖遮泥水,拔节可断水,孕穗、扬花灌深水,灌浆、结实过田水”。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四招预防果园雪后冻害

上一篇:

红肉蜜柚夏季管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