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优质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2018-12-19 09:34:47浏览:64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小麦保护价的放开,小麦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小麦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实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小麦保护价的放开,小麦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小麦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实践,小麦要实现优质高产,必须采用先进的农耕农艺措施,实施配套栽培技术。

  一、良种当家 凡经省种子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或经省地县农业部门认可的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良种均可作为当家品种。

  二、彻底排湿 小麦田块要抓好排湿工作,尤其是免耕栽培的田块更要彻底排湿,以免因湿害带来草害、病虫害及后期渍水造成叶片枯黄,光合作用减弱而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在生产布局上尽量做到“小麦上山实行旱改,油菜下田壮苗早栽。”排湿沟要求每隔4米宽开1条,沟宽13一15厘米,沟深30厘米,开成深窄沟,还要注意理好背沟,做到沟沟相通,雨止田干天积水。

  三、免耕化除 小麦免耕栽培是一项省工节支、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板田撬窝在播前15一20天进行,其目的是将窝壁晒裂口,使窝中积水浸出。若边撬窝边播种又遇阴雨连绵天气,极易使种子发生霉烂,影响发芽、出苗(沙田可边撬边播)。免耕点播不需撬窝,但播后必须实行稻草还田,覆盖种子,以不见土为度。化学除草应在播前10一15天,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农达200毫升或播前2-3无用克无踪200毫升对水45公斤。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施。

  四、稻草覆盖 稻草还田覆盖小麦是近年实施的“沃土工程”,其目的:一是保持田间温度,有利提高出苗率;二是抑制杂草滋生,减少鼠、鸟危害种子;三是利用稻草还田的办法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具体办法是在小麦播种后覆盖20-30厘米长的稻草节,亩用于稻草300公斤左右,稻草盖种以不见种不见土为度。

  五、种子包衣 使用小麦专用拌种剂拌种实施种子包衣可提高小麦的分孽能力、有效穗、矮化植株高度和增加结实率。若用“昌泉”牌拌种刺,亩用50克加水250毫升充分搅匀后,可拌麦种6-7公斤,拌后糊少量稀泥,再用钙镁磷肥裹种,边拌边裹边播。

  六、规格播种 采用10x20厘米规格,保证亩播3万窝,每窝播种6粒。亩播量9公斤(优良品种亩播6公斤即可),实行“小窝、疏株、密株”。

  七、适时早播 各地应根据品种特性、气候特点等,在适播期内尽量抢早播种,以利高产。

  八、配方施肥 小麦要高产,配方施肥很关键。一船底肥亩用人畜粪50-60担,复合肥或多效肥30公斤,也可用人畜粪50担混碳铵30公斤,磷肥30公斤作底肥。小麦出针后及时用尿素7.5-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农家肥30担窝施,促蘖早发。分蘖初期和孕穗期分别亩用“施丰乐”高效强力肥3克,有提高小麦上林穗和结实率的效果;扬花初期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加硼肥100克作根外追肥,杨花结束到灌浆初期亩用磷酸二氧钾100克喷施,能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九、综防病虫 分蘖末期应注意预防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后期采用联防统治的办法预防小麦赤霉病,苗期和灌浆期要注意防治蚜虫。纹枯病用井冈霉素亩次100克;白粉病和锈病用25%的粉锈宁亩次30克;麦圆蜘蛛用20%杀虫王乳油亩次30克;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亩次20克;赤霉病用托布津和多茵灵交替使用,亩次150-200克,以上药剂均对水45公斤手摇喷雾。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玉米苗期咋样管理能丰产

上一篇: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