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促进芝麻高产稳产的改进措施有哪些

2018-12-19 10:16:25浏览:72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1)改重茬种植为轮作种植芝麻病害较多,病菌多为土壤传 播。所以芝麻不宜重茬,一般应隔2年以上,实行轮作。(2)改平作为高畦作芝
(1)改重茬种植为轮作种植芝麻病害较多,病菌多为土壤传 播。所以芝麻不宜重茬,一般应隔2年以上,实行轮作。

(2)改平作为高畦作芝麻不耐渍,高畦排水沥水好,有利于 芝麻的生长。高畦的标准:畦宽14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沟深 15〜20厘米。此外,在阴雨连绵
天气
要及时清沟沥水,以防涝 防渍。

(3)改靠天等雨晚播为人工造墒早播芝麻喜温,如果生长后 期遇低温,光合作用减弱,黄梢长,粒秕、产量低,品质差。因 此,麦收后应及时作畦造墒,力争早播。

(4)改单一播法为“双保险”播法先条播3/5的种子,再撒 播余下2/5的种子,然后耥平,达到一播全苗。

(5)改过密种植为合理密植对单株型芝麻,每亩种植密度 (1〜1.2)万株;对分枝型芝麻,每亩种植密度以0.8万株左右 为宜。

(6)改只注重治虫不治病为病虫兼治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只防 治蚜虫、天蛾,而不防治病害。芝麻病害较多,如茎点枯病、青枯 病、根腐病等,特别是茎点枯病,雨水较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减产 甚至绝收。如能在苗期、初花期、盛花期各喷施多菌灵1次,防治 效果良好,增产明显。

(7)改不追肥为追肥多数农户播种时施7〜8千克三元复合 肥,以后不再施肥;而芝麻初花期以后才进入旺盛生长期,是需肥 的高峰期,这时每亩需施尿素7〜8千克,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8)改打叶为不打叶如打叶,光合产物势必减少,致使品质 差,产量低。因此,坚决不能打叶。

(9)改不打顶为打顶应在终花期将其顶尖打去,节约养分, 使芝麻籽粒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

(10)改收后堆闷为及时晾晒堆闷易发热,使芝麻籽粒不白 不亮,甚至成灰色,降低含油量。应在收割后捆小把,及时晾晒 脱粒。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盐水浸泡棉种可提高产量

上一篇:

棉花蕾期生育特点和肥水管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