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颡鱼苗腹水、红头如何处理?

2018-12-19 14:46:18浏览:1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最近几天有几个放了黄颡鱼苗没多久的养户抱怨说鱼出现红头和腹水情况,影响黄颡鱼成活率的最主要疾病也是腹水和红头。而这两种
      最近几天有几个放了黄颡鱼苗没多久的养户抱怨说鱼出现红头和腹水情况,影响黄颡鱼成活率的最主要疾病也是腹水和红头。而这两种疾病的发生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一旦疾病爆发,也不是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可防可控的。   规律:   腹水病一般在1.5-2cm左右高发,红头病在2-3cm高发,很多时候,是两个病症并发。放进鱼塘的新苗投喂一周左右,大部分鱼长到3cm以上,开始出现红头和部分腹水,死亡的数量会逐渐剧增。发病之前4天左右,氨氮、亚盐都接近0,如果没能及时补肥或加新水,会使得水体失去稳定。此时,如果是连日的高温天气,水温上升到31℃以上,细菌繁殖会加快,且在水体不稳定的情况之下,有害菌的治病性更强。因此,在3天内,死鱼数量从上百尾→几千尾→数万尾增加,损失较大。治病要对症下药,可是池塘中鱼苗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准确找到病因不那么简单。但是,有几个方向可供参考。   a病原分析,从已报道的文献可知,导致黄颡鱼腹水和红头的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和爱德华氏菌,均是细菌性疾病。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来了,知道病原又怎么样呢!按照病原的特性,使用敏感药物,依然止不住鱼苗的死亡,水质越来越坏,死鱼越来越多。但是,注重减少有害病原菌的数量,对于防治疾病绝对是有利的。   b病从口入,我一直坚信,病都是吃出来的。对于黄颡鱼苗来说,贪食,更容易导致摄食过量,给机体带来较大负荷。如果此时天气突变,或水质状况不好,或是病原大量滋生,都可能导致鱼苗疾病的发生。对于黄颡鱼苗,无论是前期摄食天然饵料,还是中后期摄食饲料,过量摄食,又不能提供优良的水体环境的话,发病、死亡不可避免。这也可能是很多人将水蛛多和发病联系起来的原因。   c水体失去平衡。疾病爆发前,水质往往都出现较大的波动。对于苗塘,往往是缺乏营养,导致水质急剧下降,有益藻类丰度降低。疾病的发生往往又和天气变化联系在一起,连续高温或阴晴突变,都极易导致死鱼。   处理方案   关注的方向有了,面对疾病至少有方案可用。   a鱼苗长至3cm左右时,经过20天左右的时间,此时正是鱼苗免疫器官形成的时期,前期鱼苗有来自母体传下来的抗体抵抗病原侵袭,有效时间在10天左右,故放苗7天、15天左右时应注重保持水质稳定,同时配以消毒预防发病。   b一旦有发病征兆,应立即控制投喂,同时配以改底、消毒处理。可加注新水,并开足增氧机。消毒很关键,用量要足,不然达不到杀菌的效果。   c若死亡继续增加,应停料,戊二醛+苯扎溴铵,可以使用菌毒速消进行底部消毒,之后在优化水质。   养殖过程中所有的疾病发生往往都是离不开三环理论的:体质、环境、病原;三者都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平衡。鱼的体质好了,免疫力强了,水环境也相对稳定,病原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因此体质、环境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刚放下去没多久的鱼苗我们无法保证其体质的好坏,那就得时刻去关注水环境,时刻去关注天气情况。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鳝鱼养殖第一步:选苗和运苗

上一篇:

养鱼户怎样根据池水结冰状态,防止鱼病的发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