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四川省阆中市:2015年粮油生产安全稳定产量再创新高

2018-12-19 18:15:53浏览:2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2015年,在省农业厅、南充市农牧业局等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阆中市粮油生产成效显著,实现了全年粮油总产超40万吨的目标任务。其

2015年,在省农业厅、南充市农牧业局等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阆中市粮油生产成效显著,实现了全年粮油总产超40万吨的目标任务。其中粮食种植面积97.76万亩,总产36.76万吨,面积比去年增加1.84万亩,增1.9%,总产比去年增加0.81万吨,增2.25%,油料播种面积26.09万亩,总产4.11万吨,面积比去年增加0.36万亩,增1.40%,总产比去年增加0.09万吨,增2.24%。尤其在高产创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新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建设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成绩突出。
        1、创新高产创建方式,单产水平再创新高。2015年,积极创新高产创建方式,动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参与水稻玉米高产竞赛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全市报名参加水稻高产竞赛活动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涉及26个乡镇,达到32家,参加玉米高产竞赛活动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涉及30个乡镇,达到48家。通过为每个参赛者无偿提供优质高产品种、派遣技术指导员、协助制定高产示范方案、田间技术指导等,高产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并从参赛者中评出水稻、玉米高产竞赛优胜者各10名,一等奖1名,奖现金10000元,二等奖3名,奖现金5000元,三等奖6名,奖现金2000元,通过水稻、玉米高产竞赛活动的带动,共完成小麦、油菜、水稻、玉米、大豆、红苕、花生、马铃薯等八大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0个,其中承担农业部、省厅安排的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个(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个、花生万亩示范片2个、大豆万亩示范片1个),完成示范面积55000亩。自建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个(小麦万亩示范片1个、油菜万亩示范片1个、玉米万亩示范片1个、马铃薯万亩示范片1个、红苕万亩示范片1个),示范面积56929亩。高产创建工作经南充市农牧业局、南充市农科院组织相关栽培、育种、种子管理、植保等部门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单产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小麦实测示范片平均亩产504.8公斤,单产比上年增加1.5公斤,增产0.3%;油菜示范片最高亩产220.9公斤,最低亩产188公斤,平均亩产205.3公斤;玉米测得最高亩产824.5公斤,最低亩产498.2公斤,平均亩产669.1公斤,示范片平均亩产比上年增加1.9公斤,增产0.28%;水稻测得最高亩产753.4公斤,最低亩产561.2公斤,平均亩产628.7公斤,平均亩产与去年相当;花生测得最高亩产404.8公斤,最低亩产265.2公斤,平均亩产327.2,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3.12%;大豆测得玉/豆套作模式最高亩产202.8公斤,最低亩产123.0公斤,平均亩产167.6公斤,比上年平均亩产增加2.4公斤,增产1.5%;测得玉/豆+豆套作模式最高亩产229.4公斤,最低亩产162.5公斤,平均亩产194.0公斤,比上年平均亩产减少6.6公斤,减产3.3%。马铃薯测得示范片平均亩产507公斤,比上年增加 2.0%;红苕测得示范片平均亩产446公斤,比上年增加 7.2%,柏垭镇莲池村种粮大户胡勇连片种植的10亩绵紫薯9号经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试验站组织长江中下游甘薯岗位专家现场挖方测产,测得平均亩产鲜薯3800.4公斤,折原粮760.1公斤,创甘薯历史最高产量。
         2、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规模种植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充分利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积极开展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一是对上水大米、伏羲农园、恒兴黑花生、沙溪水稻专业合作社、绿生粮油专业合作社、金城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在配套物资、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经费等方面主动考虑,重点倾斜,着力帮扶;二是在已注册的粮油生产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中,遴选了50家指导帮助其规划生产,为每个家庭农场提供良种10公斤、肥料1吨等生产物资补助;三是抽派得力技术人员定点联系指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通过帮扶,涌现了一批规模效益大幅攀升的典型,如柏垭镇莲池村种粮大户胡勇流转耕地达到540亩,全年产粮25万公斤,仅种植一季玉米就达到245亩,产粮10万公斤,玉米产量效益均比上年翻倍,河楼乡王宝山流转耕地477.8亩,种植玉米173亩,比上年增产70%以上,全年产粮15万公斤。截止11月底,全市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319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60多家,其中粮食生产类专业合作社达到116家,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500多家,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家庭农场近100家。
         3、开展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一是在柏垭镇富乐村展示了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水稻直播、紫色水稻、油菜直播、移栽、秸秆还田等多项技术,示范面积500多亩,带动全市推广机插秧近万亩,推广轻简栽培技术6万多亩。二是在文城镇灵城村、河溪镇茶坊楼村、彭城镇圆觉寺村、柏垭莲池村等集中展示了小麦机播、玉米覆膜、膜侧栽培、直播、机械覆膜直播、麦-玉-豆套作、麦-玉-豆-豆套作、红苕覆膜高产栽培、花生覆膜垄作栽培、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红苕等新品种示范,建立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示范片3000亩,为全市大春、小春、晚秋生产提供了高质量高标准的生产现场,观摩学习样板。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全市粮油安全生产稳步推进,大小春作物单产、总产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三是推广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播技术2.5万亩,旱育秧技术达到95%以上,玉米覆膜栽培、膜侧栽培技术达到75%以上,花生、马铃薯、红苕等作物垄作栽培达到10万亩次,粮菜套作、粮药套作、粮经套作、粮饲套作等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广面积达到8万亩,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得到广泛应用,一大批节本增效抗灾减灾适用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科技增粮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市科技贡献率达到56%。
        4、科学实施项目,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作用。整合农业项目,集中开展高产示范。一是完成2014年度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资金集中使用项目,完成财政资金491万元,建设油菜高产高效示范区24560亩,项目实施村52个,示范农户21195户,项目区农业人口67995人,在柏垭镇富乐村建新品种展示面积30亩,主推中标品种4个,引进示范新品种18个,进行品种对比展示,为下一年大面积生产筛选适栽新品种;在柏垭镇富乐村建机械化直播、稀植栽培、稻草覆盖、创意农业等高产高效新技术、新模式示范300亩,在裕华镇城隍垭村、七宝村集中展示免耕直播、稻/油+菜新模式,示范面积200亩,依托项目村,以社或联社规划建设集中育苗点85个,集中育苗面积达210亩。通过政府采购油菜良种4.8吨、专用肥料278.9吨,杀菌剂多菌灵71129袋,硼肥36842袋,磷酸二氢钾8.8吨22000袋。在项目区培育10亩以上种油大户276户。高产高效示范区经南充市农牧业局组织的专家组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到205.8公斤,比上年增加3.5公斤,增产1.7%,比非项目区平均亩产增加 36.8公斤,增产21.8 %,增收183.36元,项目区新增纯收益450.3万元,人均增收66.23元。带动全市17.5万亩油菜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171公斤,比上年增加6公斤,增产3.6%,总产达到2.99万吨,比上年增加 0.15万吨,增产5.3%,全面实现项目增产目标。在项目区田(土)型调整394.6亩;以完善农田灌溉、排涝、排洪沟渠,新建、改造提灌设施和小型集雨蓄水设施为主的“渠网”建设5183.9m,其中田间排灌渠3779.2米,局部房前屋后沟渠1404.67米,田间排水沟1100米,修建山坪塘10口,田间机耕道、便民路3.0082公里,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依托省粮库完成新建5000吨油菜籽收购仓库一幢、一套仓储保防设施设备及地面硬化等建设任务。锡刚油脂公司对“锡刚牌”和“自耕乐”优质菜油品牌进行了宣传和培育,申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企业技改扩能项目建成后,油菜籽收储能力达到1.5万吨,油菜籽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菜油储存能力达到1.0万吨,新增加工纯收入1900万元,三项合计可为农户、企业新增收益3000万元以上。二是完成2014年度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项目资金500万元,支持水稻产业机插秧集中育秧、机插作业、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湿谷烘干作业4个环节补贴资金300万元、蔬菜产业集中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2个环节补贴资金200万元。补贴标准:集中育秧大田每亩补助40元、机插秧每亩补助20元、病虫防治每亩补助30元、机械化烘干湿谷每吨补助40元;集中繁育的茄果、瓜菜类优质商品苗每株补助0.1元,叶菜类优质商品苗每株补助0.05元。由64家专合社等服务组织承接服务,其中: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由18家承接服务,覆盖32个乡镇的67个村,完成集中育秧570亩,栽植大田35300亩,完成机插秧25300亩,补贴资金191.8万元。水稻病虫防治由20家承接服务,覆盖18个乡镇、3.33万亩,补贴资金100万元,水稻补助资金291.8万元。蔬菜由26家承接服务,覆盖16个商品蔬菜基地乡镇,繁育叶菜类蔬菜苗1409.9万株,补贴资金70.5万元;繁育茄果、瓜类蔬菜苗 1107.4万株,补贴资金101.4万元;商品化处理蔬菜5385吨,补贴资金26.9万元,蔬菜产业补助资金198.8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我市水稻、蔬菜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得到培育、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三是完成省、部级高产创建项目20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高产技术、高产模式、集成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全市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收面积达到40%以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得到明显突破,机插秧示范乡镇达到12个,比去年增加7个。小麦机播、玉米机收、油菜、花生、大豆机播进入探索示范阶段。
         5、结合产业体系示范县建设,特色粮油生产规模稳步扩大。2015年,结合省农科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南充市农科院大豆、花生、红苕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建设,积极开展科研与推广结合,建设优质特色粮油产业基地。依托上水大米、伏羲农园,建立有机生态优质大米生产基地0.3万亩,带动全市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依托金城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鲜食马铃薯生产基地0.2万亩;依托恒兴黑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思依、垭口、博树等乡镇发展黑花生、黑大豆种植基地2万亩;依托昌凌薯业有限公司发展优质紫薯生产基地0.5万亩。全市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面积达到4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左右。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上水大米稻谷生产有机转化认证、金城乡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薯类生产无公害认证、锡刚植物油脂有限公司菜籽油生产基地绿色认证。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成立

上一篇:

我国自主培育肉鸭新品种打破国外品种垄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