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寒流来袭 家禽疫病早防治

2018-12-19 18:16:11浏览:76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冬季气温下降明显,寒流及雨雪不断侵袭形成寒冷刺激,致使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各类动物疫病。应对寒冷天气应采取积极措

冬季气温下降明显,寒流及雨雪不断侵袭形成寒冷刺激,致使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各类动物疫病。应对寒冷天气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确保畜禽安全越冬。

  寒冬养鸭谨防传染性鼻炎

  鸭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在生长发育鸭群和产蛋鸭群均可发生,可造成鸭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而且还会诱发其他各种疾病,甚至会因消瘦、衰弱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情况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具有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降蛋快、死亡率低的特点。慢性病鸭和康复后的带菌鸭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各种年龄鸭均可感染,但4周龄以上的鸭易感性增强。育成鸭、产蛋鸭最易感,本病多发生在成年鸭,对产蛋期的鸭带来的损害最大,育成期得病治愈后,对后期产蛋影响不大。

  发病原因鸭舍通风不好,氨气浓度过高,鸭舍密度过大,营养水平不良以及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均可增加本病的严重程度。与其他禽病如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混合感染可加重病程,增加死亡率,不同日龄的鸭群混养也常导致本病的暴发。

  临床症状鸭群感染后1~5天内开始出现症状,仅见鼻孔中有稀薄的水样鼻液,打喷嚏。病情进一步发展,鼻腔内流出来浆液性或粘液状分泌物,逐渐变浓稠,并有臭味,打喷嚏,呼吸困难,病鸭常摇头,并不时用爪搔鼻喙部,粘液干燥后鼻孔周围凝结成淡黄色的结痂。病鸭面部发炎,一侧或两侧眼周围组织肿胀,严重的造成失明。病鸭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体重逐渐下降,母鸭产蛋量下降,公鸭肉髯肿大。少数严重的病例,发生副嗜血杆菌性脑膜炎,表现急性神经症状而死亡。

  预防方法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康复的带菌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引种时要注意种鸭场有无传染性鼻炎病史,不购买康复种鸭的后代和疫区内的育成鸭,提倡全进全出;对患过鼻炎的鸭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将鸭舍空闲1~2周,然后再饲养鸭群;发现病鸭要严格隔离治疗,并对鸭舍、地面、用具用0.3%过氧乙酸消毒。

  治疗措施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比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4天;链霉素,每只鸭肌肉注射100~200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土霉素,按0.2%比例混入饲料内,连喂3~4天。在治疗的同时,结合外科疗法效果更好,如病鸭只表现鼻炎和眼炎时,可用2%的硼酸水冲洗;如窦腔内蓄积有豆腐渣样凝固物时,应以手术刀片切开,用镊子夹出全部凝固物,用硼酸水冲洗后,滴入青霉素眼药水。

  如何预防鸡感冒

  感冒是鸡常见多发病,特别是舍饲养鸡,放风稍有不慎,鸡就容易患感冒。冬季是鸡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养殖场应留意鸡感冒的发生。

  日常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养鸡。因此,要采取措施防寒保温,使室内温度不低于3℃。适当增加饲养密度、煤炉管道送温、修缮鸡舍门窗和屋顶、墙壁要粉刷和堵缝、防止漏雨和贼风入舍、大风和降温天气关好门窗。

  饲养管理早晚补充光照,保持光照时间14~17小时,每4平方米鸡舍装1个离地2米、有反射罩的40瓦白炽灯即可;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加大玉米、鱼粉、饼粕和细糠的配比;保持环境安静。注意饮水,最好给温水,在水中添加维生素E、C和糖多维。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蛋鸡料加5%~6%、肉鸡料加0.5%~0.8%。

  预防措施一是实现全进全出,进行定期消毒。鸡苗用氧氟沙星加多糖饮水,在成鸡饮水中加百毒杀、3%漂白粉等药物、每周1次,鸡舍地面喷撒生石灰粉、或先用3%烧碱溶液消毒、1日后再用1∶25的菌毒敌消毒,每周1次。二是空舍期间勤打扫卫生并消毒3~5次,鸡粪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三是平时勤观察,发现病鸡及时治疗。四是按程序抓好预防。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疫苗注射,应在饲料中加0.1%百球消等药物预防球虫病。

  治疗方法用益母草5克、鱼腥草20克、薄荷4克、桔梗2克、穿心莲4克、黄芩4克、茵陈4克、杏仁1克、苍术3克、陈皮3克、豆根3克、艾叶4克、大青叶4克、栀子1克、干草2克、神曲2克、射干1克、停力子3克、麻黄2克、麦芽2克。将上述药物粉碎,按每只鸡每天3克剂量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1次,用药3天后便可恢复健康。

  禽病防治“四宜四忌”

  在禽病防治方面,每天应对家禽的食欲、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进行认真观察,做到及时掌握禽群的健康情况。应加强管理,注意“四宜四忌”。

  一宜选高敏药物,忌滥用药物。高敏药物可缩短疗程,减少药物投入量,降低死亡率。而滥用药物的结果是导致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困难。

  二宜联合用药,忌药物拮抗。多数禽病并非单独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的现象经常存在。因此,应综合各种病因联合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对鸡球虫病的治疗,可另投加其他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小鹅瘟时,可适量加入利福平、氟苯尼考等抗菌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药物的拮抗或副作用。

  三宜对症治疗,忌标本偏颇。一些暴发性疾病,潜伏期很短(短者仅几小时),投入的药物尚未吸收,禽只已死亡。大部分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症治疗,标本兼治。

  四宜疗程完整,忌半途而废。一般情况下,每种禽病均有其潜伏期和发病过程,治疗药物也应用足疗程。而见好就收的给药方式只能杀灭部分病原体或抑制病原体的活性,待药物作用时间一过,病原体活性恢复,可使家禽继发其他疾病,进而感染禽群。

  安全养鹅防流感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鹅鼻、口腔流清水,呼吸急促,频频摇头、精神委靡,羽毛蓬乱,蹲伏在地,活动减少,食欲减退,头脚抖动,不能站立,体温升高,死前出现下痢,病程为2~4天。

  防治措施防治本病的关键是加强管理,注意环境消毒与饮食卫生,注意防寒保暖,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用相关疫苗每只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或用磺胺嘧啶每只小鹅第一次口服1/2片(0.25克),以后每4小时服1/4片可预防本病。

  发病后要及时隔离,对鹅舍、鹅身进行消毒,同时用药物治疗。药物可用20%的磺胺噻唑钠肌肉注射,每只用1~2毫升,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2~3天。也可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每只肌肉注射3~5万国际单位,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天;肌肉注射20%磺胺嘧啶注射液,第1次注射1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注射0.5毫升;按医嘱每天肌注2次青霉素1~2万单位/羽,连用2天;或每天肌注2次链霉素12~15毫克/羽,连用2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钙、磷的缺乏,是一种家禽慢性营养代谢疾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使用全价日粮,注意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以及钙、磷的比例。对购进的骨粉要作钙、磷分析,对家禽定期抽检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和游离羟氨酸的测定,以监测钙、磷的代谢情况,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对乳鸽要注意断哺离巢前的饲养管理,要调教早觅食,不能突然断哺。

  笼养禽要予充足日光照射,或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距离约1~1.5米,时间约5~15分钟),或加喂鱼肝油或补充维生素D3;发病后应立即调整日粮,幼禽和青年禽增加日粮中骨粉或脱氟磷酸氢钙,其量比正常增加0.5~1倍,且比例合适,连喂2周,待禽群恢复正常后改喂正常饲料;产蛋禽主要增加石粉等钙质,并注意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复合维生素的添加,待产蛋和蛋壳硬度恢复正常后,改喂正常饲料。产蛋鸡的钙磷比例为6.5∶1,雏鸡为2.2∶1。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甜味剂还是糖?享受甜蜜其实大有名堂

上一篇:

俄科学家研发生物质原料制备乙烯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