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2016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

2018-12-19 18:16:38浏览:23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农区蝗虫主要包括农区飞蝗和土蝗,飞蝗是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重大生物灾害。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6年

农区蝗虫主要包括农区飞蝗和土蝗,飞蝗是具有暴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重大生物灾害。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6年农区飞蝗总体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220万亩左右,局 部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不排除新疆边境地区境外蝗虫迁入为害的可能。为有效控制蝗虫灾害,落实《全国蝗虫灾害可持续治理规划(2014-2020年)》,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农区飞蝗达标区处置率达10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处置率达7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占60%以上,生物防治占60%以上;蝗 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重点蝗区数字化勘测任务完成80%以上。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边境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的目标。

   二、防控策略

  狠治夏蝗、抑制秋蝗,中低密度发生区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绿色治蝗技术;突发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蝗区生态环境,促 进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

   三、防控措施

   (一)防控重点区域

   1. 东亚飞蝗。重点防治区域为环渤海湾蝗区、黄河中下游部分滩区、华北、黄淮湖库区及华南、海南局部蝗区。

   2. 亚洲飞蝗。重点防治区域为新疆阿勒泰、塔城、伊犁州和阿克苏等地农区,黑龙江、吉林苇塘湿地以及中哈边境地区。

   3. 西藏飞蝗。重点防治区域为四川、西藏、青海的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

   4. 农区土蝗。重点防治区域为内蒙古、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吉林和辽宁西部、黑龙江中西部、湖南、广东北部等地区。

   (二)防治指标与适期

  飞蝗防治指标为0.5头/m2,土蝗防治指标为5头/m2,防治适期为蝗蝻3-4龄盛期。

   (三)主要技术措施

   1.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在中低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在5头/m2以下和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下)、湖库及水源区、自然保护区,使用蝗虫微孢子虫、杀蝗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在 新疆等农牧交错区,可采取牧鸡牧鸭、招引粉红椋鸟等进行防治。使用杀蝗绿僵菌防治时,可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或大型植保器械喷雾。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时,可单独使用或与昆虫蜕皮抑制剂混合进行防治。

   2. 生态控制技术:沿海蝗区主要推广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采取蓄水育苇和种植苜蓿、紫穗槐、冬枣等蝗虫非喜食植物,改造蝗虫孳生地,压缩发生面积;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造塘养鱼、养鸭,改 造植被条件,抑制蝗虫发生;河泛蝗区主要在嫩滩和二滩区搞好垦荒种植和精耕细作,减少蝗虫孳生环境,降低其暴发频率;川藏西藏飞蝗发生区可种植沙棘,改造蝗虫滋生环境。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 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20cm)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3. 化学药剂防治技术:主要在高密度发生区(飞蝗密度5头/m2以上,土蝗密度在20头/m2以上)采取化学应急防治。可选用马拉硫磷或高氯·马等农药。在集中连片面积大于500 hm2以上的区域,提 倡进行飞机防治,推广GPS飞机导航精准施药技术,可采取隔带式防治。在集中连片面积低于500 hm2的区域,可组织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使用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重点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芦苇、甘蔗、玉 米等高秆作物田以及发生环境复杂区,重点推广烟雾机防治,应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北海道强震后乳牛无法挤乳生乳业大受影响

上一篇:

2017年约有8.2亿人面临粮食短缺问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