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四川省射洪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故事

2018-12-19 18:54:10浏览:9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于传统农业效益低,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出农业。“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职业农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于传统农业效益低,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出农业。“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近两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造就了1920名有实力、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带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促 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近日,特走访了我县两名具有代表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倾听他们的创业故事,探寻他们发展的种养业有哪些特色及亮点。
   

      胡敏和他的绿色生态果园
   

      射洪县太乙镇人,大学本科。201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不安于工作的我回到了射洪县创业,我和兄弟在复兴镇承包了100亩左右的果园,并 且注册了弘圣家庭农场。做起了林下养殖,走绿色生态的路线。这片果园是以前遗留下来的,没有人照顾,我们参加了各种培训,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我们会学会了果树修枝、施肥、除虫、疏话疏果的技术。在 这之后我们把我们的果园重新整改,首先把果树间隙扩大同时矮化,这样我们这个果园的果树都能得到很好的生长。
在果树的其他管理方面我们有一个最好的帮手就是我们的散养土鸡,第一土鸡散养在果树里,他们会把多余的草吃掉,我们整个果园都不用去打农药除草,同时土鸡会寻找果园里的虫子吃,因 为虫子是非常好的蛋白饲料,这样我们又免去农药除虫的麻烦,土鸡们在果园排除的粪便反而又成了果树的养分。我们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篇果园一片荒芜,我们利用土鸡和果园共生的原理把这里打造出了生机。
散养土鸡和果园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考验技术的事情,最开始的我们也不敢弄太大的规模,自从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我们整个技术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养殖技术,我 们重新整改了鸡舍的结构,使其更加适合散养土鸡栖息和管理,同时我们的养殖规模得到了扩大,原本一次只能养殖1000多只鸡的后来逐步扩大到了单批次5000多只。随着规模的扩大,果 园管理和土鸡管理使得我们人手捉襟见肘,我们开始大量聘请当地的留守劳动力,这样既解决我们的问题又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我们弘圣家庭目前的果园目前都是采取采摘的模式,果子到了成熟的季节,射洪,盐亭三台,甚至成都的顾客都到我们这里采摘枇杷和梨子,随便还能购买我们的散养土鸡。另 外我们还采取微信淘宝等等网络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目前我们弘圣家庭农场每年要产出1万多斤生态枇杷和梨,同时每年都要出2万多只散养土鸡。
   

     田英和她的春熙家庭农场

     田英是射洪金家镇人,于2014年打工回乡,在金家镇这个偏远丘陵地区里,目睹村里年青人都外出打打工,大片的土地摞荒,无人耕种,心里十分着急,通 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是自己外出打工,还是创业吸引打工人回来,最终决定,留下来创办办家庭农场来解决土地丢荒问题,解决农民外出打工问题。2015年6月创办了春熙家庭农场,主要经营种养殖业,2 015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了解了“农业将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是一个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美丽家园”更加坚定了职业农民发家致富的信心,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下,大胆规模有序留转土地,扩大种植、养 殖规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空闲地种粮经作物,新建鱼唐10亩,种植水稻265亩,玉米300亩,小麦150亩,常年聘请农民工10人,临时聘请农民工30余人。随着农场规模逐年扩大,机械化、现代化,培 养打工人员的机械操作能力,才是解决劳动紧张局势的根本出路,根据生产规模发展需要,购进了适用的农业机械,目前,建成粮食烘干房,于2016年投资80余万元,成立和兴办了聚隆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民、专 业机手,提高劳动效率,引领合作社员走科技致富路,解决贫困山区的土地摞荒问题。下一步,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继续流转摞荒土地严重的小垭村、金鸡村、核桃村的土地,增加流转面积1000亩,为 现代农业发展作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2017年春季水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上一篇:

2017年春季设施番茄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