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四川鲜食玉米的扩张之道

2018-12-19 19:13:20浏览:9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全国玉米大调减背景下,一个玉米品种为何逆势上扬?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樊邦平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的主要对象,近年

    在全国玉米大调减背景下,一个玉米品种为何逆势上扬?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樊邦平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我国玉米的产量不断下降,国家更明确要求,在2020年前将“镰刀弯”地区(主要指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到1亿亩,取而代之的是青贮玉米、大豆、经济林果等农作物。然而在全国玉米大调减背景下,一个新兴的玉米品种却找准方向,逆势崛起,并深受消费者和农民喜爱。
    6月19-21日,2018年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南方鲜食玉米大会在成都召开,四川鲜食玉米产业引发全国关注。“四川鲜食玉米之前发展曾一度滞后,但后劲十足,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已达到80万亩,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与会专家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四川将成为鲜食玉米产业大省。
    全国
    我国是鲜食玉米种植第一大国,现有糯玉米1200万亩、甜玉米600万亩,总产约2000万吨。
    四川
    鲜食玉米常年种植面积80万亩,自给率不足50%。
    看现状
    籽粒玉米种植萎缩,青贮、鲜食玉米加速扩展

    “我们早就不种籽粒玉米了,那个不赚钱,取而代之的是鲜食玉米,这属于蔬菜,一亩能赚上千元呢。”7月10日,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石桩村民林望民一边忙着打理蔬菜,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当地的玉米种植之变。石桩村传统农业生产发达,在小春种植中,该村曾一度种植籽粒玉米等粮油作物,但后来随着市场转向,村民纷纷种植鲜食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最高峰时,全村3千亩地中超过七成种上了鲜食玉米,籽粒玉米在这里已消失多年。
    按收获物和用途划分,玉米分为三大类,即籽粒玉米、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籽粒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广的玉米品种,主要用于口粮调剂、饲料加工和工业生产,属于粮食类农作物;青贮玉米是饲料用玉米的一种;鲜食玉米是种植面积较小的玉米品种,属于蔬菜类经济作物。近年来,因库存高,效益低等原因,以籽粒玉米为代表的玉米品种成为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对象。
    我省发改部门统计显示,2018年全省籽粒玉米亩均产量448.97公斤,每亩产值941.03元,但平均每亩总成本却达到1266.01元,种植籽粒玉米不赚钱已成为连续多年的既定事实。为减少无效供给,平衡农民小春种植效益,我省以青贮玉米为主攻方向,重新布局农业产业。与此同时,各地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丰富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吸引下,纷纷自发种植鲜食玉米,并由此撬开了一扇增收致富的大门。
    2016年我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18个县推进“粮经饲”改革,发展青贮玉米300亩以上。今年我省“粮改饲”示范区更是扩大到40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受市场需求的刺激,我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迎来井喷,从最初的几万亩跃增至80万亩。6月19日,南方鲜食玉米大会移师成都,更引爆了四川鲜食玉米的发展高潮。
    正因为市场需求的转向,新都区确定了鲜食玉米的发展方向,林望民所在的村成为成都地区鲜食玉米的主产地。
    做调查
    市场需求大种植效益高,鲜食玉米前景被看好

    在玉米产业大调减的背景下,被归为蔬菜大类的鲜食玉米正成为一个消费的新风潮。
    7月8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某超市,刚上架的鲜食玉米便被消费者抢购一空。“每天限量供应,零售1.5元/个,当日就销售完毕,消费者很喜欢这个品种的玉米。”销售点位负责人王明月告诉记者,入夏以来,鲜食玉米上市后一直很畅销。
    鲜食玉米是鲜食甜糯玉米的简称,是玉米家族中的 “黄金一族”,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丰富小食品加工类型的紧俏农产品之一,其秸秆还是优质的青饲料,世界上仅有中国、美国、法国、匈牙利、泰国等几个国家生产,常年播种面积2500万亩左右。
    “我国是鲜食玉米种植第一大国,现有糯玉米1200万亩、甜玉米600万亩,总产约2000万吨,而四川常年种植面积80万亩,自给率不足50%。”在2018年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南方鲜食玉米大会上,省农科院甜糯玉米专家杨跃华表示,随着鲜食玉米品种的日益丰富、加工和消费形态不断增加,我省鲜食玉米生产规模和消费总量将进一步增长。某鲜食玉米经销商在会上也表示,鲜食玉米的种植正逐渐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渗透,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未来整个产业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省自产的糯玉米以供应省内市场为主,而甜玉米大部分销往甘肃、新疆、陕西、河北等地。
    “种一季鲜食玉米,一般亩产能达2500斤以上,抢早上市每斤能卖2元。再加上一季优质水稻、一季蔬菜,时间衔接得紧,一亩地产值能达到1万元。”林望明告诉记者,种植鲜食玉米农民赚头很大。
    2017年成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含复种)已达20万亩,纵观全省,鲜食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甜加糯玉米)早已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等地区分布,在盆周山区、高海拔地区,种植面积已达到30-40万亩。作为独特的经济作物,鲜食玉米正成为四川农民小春种植的主要增收作物。
    在2018年全国鲜食玉米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随着鲜食玉米品种日益丰富、消费形态不断增加,四川全省鲜食玉米生产规模和消费总量预计进一步增长。
    找问题
    起步较早发展滞后,品种单一冷链加工不足

    虽然当前鲜食玉米被热捧,但我省鲜食玉米产业却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我省鲜食玉米推广较早,几乎与国内其他地区同步,但发展一度比较滞后。
    上世纪90年代,我省推广过外地鲜食玉米品种,但直到2003年,我省才有第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糯玉米新品种川玉糯1号;而国内其他地区,鲜食玉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便已起步,种植面积从最初的不足10万亩迅速发展,如今已突破2000万亩。
    随着四川省鲜食玉米产业不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种植时间不合理,上市季节不均衡,“旺季烂,淡季断”的市场尴尬局面时有发生。
    记者调查,四川省鲜食玉米采收上市时间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这段时间之外主要由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进行供应,上市高峰期市场销价常常有 “坐过山车”的现象,“丰产不丰收,丰收不增值”成为我省种植户的苦恼。
    “资源利用与加工能力低下是我省鲜食玉米领域中的最大短板,由于鲜食玉米糖分转化快,所以很难作长期贮藏,如不及时销售、贮藏和加工,就会积压变质,既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又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效益。而我省‘冷链’技术薄弱,市场仍停留在供应鲜食果穗的阶段,保鲜贮藏、产后加工几乎还未起步。此外,品种科技创新不够,品种布局不合理,优良栽培技术的推广还不够普及。”杨跃华表示,在成都平原,农民生产的重点是甜加糯玉米,大面积种植着同一个品种。除成都等部分地区外,四川大部分地区并未形成规模性的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相关的栽培技术未能很好普及,一些农民依旧采取粗放的方式种植鲜食玉米,使得产量、品质及效益受到一定影响。
    寻对策
    丰富品种做强产业,加大投入延长产业链

    “突破瓶颈,首先是要加快品种创新。”杨跃华认为,唯有进一步提高品质,鲜食玉米才能赢得更高关注。
    针对冷链加工的问题,杨跃华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冷链及加工设备来保障品质,另一方面则应该培育适宜盆周山区及高海拔地区的品种,以及品种货架期长、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支撑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此外,合理布局品种,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也尤为重要。
    “为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应该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石板滩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良认为,制种企业也要积极开展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与示范,相关部门则应加强对鲜食玉米种子市场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四川,家庭农场、采摘园、农家院、示范农场等发展迅速,这些都是可以对鲜食玉米进行示范、采摘、品尝和宣传的场所。”四川方圆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烈认为,培养消费习惯也是拉动消费增长、解决产业供销问题的重要手段,各地可结合都市现代农业,让更多消费者接触到高品质的鲜食玉米,并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提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产品,有利于促进消费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传统的行业共识中,鲜食玉米属于经济作物范畴,是归为蔬菜类,在没有政策支持和帮助下,我省的鲜食玉米能发展到如此规模,充分说明了市场的强大。”省种子站专家杨元国表示,农民种植鲜食玉米,每亩的直接收益可达到3000元,鲜食玉米是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在全国调减籽粒玉米产量和种植面积的背景下,四川农民在小春生产中可以尝试种植鲜食玉米来增加收益。
    多名行业人士都指出,应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四川鲜食玉米冷链物流及产后加工,做长产业链,拓展省外市场,进一步把鲜食玉米产业做强做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生物炭产业亟须政策扶一把

上一篇:

雨雪天气,露地蔬菜应该如何管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