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秀山县2017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做法及成效

2018-12-19 19:44:50浏览:22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绿色防控是农药零增长行动“控、替、精、统”四大技术路径中“替”字的主要内容。2017年,我县推广性诱、色诱、光诱、食诱、稻田

绿色防控是农药零增长行动“控、替、精、统”四大技术路径中“替”字的主要内容。2017年,我县推广性诱、色诱、光诱、食诱、稻田养鸭、生物导弹、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100.06万亩,全县绿色防控覆盖率28.9%,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

  一、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1、“生物导弹”防治水稻二化螟

  从2015年开始,我县一直坚持开展“生物导弹”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及示范。2017年,我县在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开展“生物导弹”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示范面积500亩。使用2种类型生物导弹,即普通型和水稻型“生物导弹” 14400枚。普通型“生物导弹”为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水稻型“生物导弹”为螟黄(或稻螟)赤眼蜂,携带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产品由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田间投放三次。结果表明:普通型“生物导弹”示范区防治效果94.8%,水稻型“生物导弹”示范区防治效果93.0%,两种类型导弹防治效果均十分显著,两种类型导弹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针对稻田生态环境及田间管理需要,我县在“生物导弹”投放方式上进行积极探索。从以前的竹签、竹筷、木条,改为塑料吸管。减少竹签、竹筷在稻田对管理人员的潜在威胁以及木条的回收等问题,并且操作更简便、功效更高,相同面积的稻田投放任务,用工量从以前的4-5个,减少为2个。

  2、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是一项成熟的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在我县已连续示范、推广使用4年。2017年,我县开展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100亩。二化螟诱芯及屋式诱捕器为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结果表明:性诱剂示范区防治效果为93.8%,比农民自防区(80.8%)增加13.0个百分点。

  近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防效可达90%左右,完全可以取代化学防治,减少施药1-2次,减少农药使用量100ml/亩以上。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优点是不用化学农药,生态环保,诱捕器安放一次可以防治一代二化螟。

  3、生物农药绿僵菌的试验示范

  近年来,我县连续开展由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试验示范。小区试验及大区示范结果表明,绿僵菌对二化螟防治效果为65.0%-71.0%,略低于化学防治的效果。在中等或偏轻发生的年份,只要掌握适宜的施药时期及方法,绿僵菌能够控制二化螟等害虫为害。2017年示范结果:绿僵菌防治区白背飞虱的防效为53.0%,常规防治区(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白背飞虱防效为97.7%,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绿僵菌防治区稻纵卷叶螟防效为88.1%,常规防治区(30%甲维.毒死蜱乳油)防效为92.9%,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4、灯诱

  近5年来,我县在粮油基地、蔬菜基地、茶叶基地、标准果园,共计采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00余盏,控害面积1.5万余亩。2017年,我县指导业主在蔬菜基地自行购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30盏。据调查,太阳能杀虫灯可诱集昆虫8个目、60余种(类),对二化螟、大螟、蝼蛄、猿叶虫、稻绿蝽等效果明显,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也有一定的诱杀能力,能有效减轻虫害发生及危害程度,减少防治施药的次数。杀虫灯诱杀的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可以诱杀多种害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物理杀虫工具,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别适宜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大面积推广使用。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二化螟成虫,属于一种辅助性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绿色环保、简单方便。

  5、稻田养鸭

  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大,水源条件良好,农民历来有稻田养鸭的习惯及传统。2016-2017年,在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调查,养鸭示范区螟害率(枯鞘株率)分别为4.5%、6.1%,化学防治区分别2.9%、3.0%,对照区分别为25.2%、37.0%。养鸭区防效虽然低于化学防治区,但明显轻于对照区。示范结果表明,稻田养鸭对二化螟有一定的防控作用,能有效减轻二化螟为害,但在二化螟重发区域,还是不能取代化学防治。

  稻田养鸭除了对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有减轻作用,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据我站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大户型(1000只以上)调查,每只鸭子利润约为11.2-13.6元。2017年,进行小户型调查,每只利润10.1-15.2元,与2015-2016年大户调查经济效益大体相当。

  6、农药减量增效助剂的示范推广

  近年来,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激健”在我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得到良好应用。2016年,秀山县先后在油菜病害、水稻病虫害、灭荒除草等方面进行试验示范。小区试验及大区示范结果表明,在农药减量30%的剂量下,亩用“激健”15ml,防治效果与化学农药相当。2017年,我县推广“激健”防治水稻病虫害2400亩,防治油菜病虫2400亩,效果同样明显。

  7、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

  2017年,我县柑桔大实蝇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3项。一是球形诱捕器推广。全县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农民合作社有6家,面积2000余亩)。据调查,仿果球大实蝇诱集率85%以上,平均诱杀大实蝇12.5头/个,最多35余头。二是柑桔大实蝇食物诱剂推广。这项技术在我县联系推广了5年,效果明显。2017年,大实蝇食物诱剂全部以业主大户模式示范推广1000亩。三是推广厚型塑料口袋处理蛆果。这项措施简单实用,效果明显,在我县柑桔主产区基本普及,全县蛆果处理面积8万亩次以上。

  8、生物农药及低毒低残留高效长效药剂推广

  通过宣传培训,结合我县植保项目实施引导,近年来,我县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低用量农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如选用短稳杆菌、甲维.虱螨脲、甲维.茚虫威、茚虫威、稻腾、福戈、氰虫.毒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选用吡蚜.噻虫胺、烯啶.吡蚜酮、艾美乐、噻嗪酮、噻虫嗪等药剂防治稻飞虱,选用井岗.嘧苷素、春雷.噻唑锌、井冈.蜡蚜菌、井冈.丙环唑、拿敌稳等防治水稻纹枯病等,效果良好。2017年,全县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低用量农药50余吨,占全县农药用量1/3左右,生物农药防治面积76.05万亩次,占全县农作物病虫害化学防治面积的22.3%。

  二、建议与探讨

  1、绿色防控技术多样化,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看,性诱、寄生、灯诱、生物农药、稻田养鸭、新型减量助剂等技术措施都切实可行,今后在推广普及以上技术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如香根草引诱技术、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等。

  2、“生物导弹”防治二化螟效果明显,但缺点也突出。二化螟发育不整齐,成虫羽化期长达30天,相应地,二化螟诱虫为害期也在30天左右。寄生蜂出蜂时间一般7天左右,一代次二化螟需要投放3次“生物导弹”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导弹”今后研发重点应该是寄生蜂出蜂的缓释技术、储运及包装改进等方面,向傻瓜式一次性投放方向发展。

  3、性诱剂防治二化螟同样效果明显,今后应该在诱捕器类型及诱芯选择上进行筛选,选择投放方便、可回收并多次利用的诱捕器。同时,建议厂家在诱芯的组合化方面进行探讨,如二化螟诱芯+稻纵卷叶螟诱芯,进行组合化使用,一次投放,防治多种害虫。

  4、灯诱技术作为一项辅助性的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害虫防治上也有一定效果。目前,主要是成本较高、寿命较短、维护不便,今后,灯诱技术应该向高性能储电技术、有针对性的光谱筛选、自动清洗等方向发展。

  5、生物农药目前普遍反映效果较差、药效期短。从减少农药使用量角度看,立足现有生物农药品种,一方面应该在生物农药与其它高效长效低用量农药品种搭配使用上进行探讨;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使用技术也有待提高,比如适当提早施药时期、增加施药次数,也能控制二化螟为害。

  三、下年度工作计划

  2018年,我县农药零增长工作,概括为“一个方案、两次会议、三项重点,四项技术,五项落实”。作为农药零增长行动重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方面,继续抓好太阳能杀虫灯、性诱、生物导弹、稻田养鸭、柑桔和蔬菜上的食物诱剂、仿果球诱捕器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推广面积110万亩次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30%以上。在生物农药引进示范方面,我县计划开展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绿僵菌、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大区示范,在一个大户成片的水稻基地内,每个品种示范20亩,全县其它业主分别示范100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四川启动河湖水域岸线划界 川内河湖将明确管控范围

上一篇:

敬老爱老迎重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