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根据气候巧施肥

2018-12-30 17:37:01浏览:67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些年,由于农田耕作制度比较单一,用地多,养地少,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就使肥料的投入量不断增多,成本不断攀

近些年,由于农田耕作制度比较单一,用地多,养地少,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就使肥料的投入量不断增多,成本不断攀升。为了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提高施肥技巧,是节省开支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利用适温,适时施肥

生产实践表明,在0—32℃的范围内,作物吸肥功能逐步下降。如水稻最适宜的水温为30℃—32℃,棉花最适宜的土温为28℃—30℃,大麦为18℃,玉米为25℃—30℃,烟草为22℃。因此,高温季节,应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料,适量配施化肥,并要做到以水释肥,高温季节还要注意防止“水肥高峰”相遇,引发作物前期旺长,后期早衰。在低温季节:

一、可在越冬作物上施用半腐熟的有机肥和浓度较高的清水粪,使其在分解过程中提供热量,提高地温;

二、可适量增施磷钾肥,增强越冬作物的抗寒能力;

利用光强,提高光合效率

不同生态地区,年光总辐射量是不同的,一般为90—160千卡,多的达190千卡。农业生产就是要利用光照强度,增加农作物叶面积系数,更好地吸收、制造养分,提高光合效率。因此:

一要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适当多施氮肥,促进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而光照条件差的地方,要少施氮肥,严防作物贪青迟熟:

二要在光照太强时,深施肥料,防止光解、挥发;

三要在强光照时,多施磷钾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四要随着叶面积系数增加,适当增施肥料,但应于早晨和下午4时后施用,以减少损耗。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优质高档板栗的脱栗技术

上一篇:

简单介绍一次性施肥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