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甘肃崆峒:“脱贫路”越走越敞亮

2018-11-11 08:37:45浏览:64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盘算这一年的光景,甘肃崆峒区城子村农民秦海军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到手的纯收入有9万元到10万元。坐车去秦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盘算这一年的光景,甘肃崆峒区城子村农民秦海军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到手的纯收入有9万元到10万元。

坐车去秦海军的家,能真切感受到好日子来得不易。距离平凉市城市中心所在崆峒区55公里的麻武乡城子村,是秦海军的家乡。就是这55公里的路途,记者坐车花了1小时10分钟,其间爬上山头、下到山谷,再爬上山头、再下到山沟,拐来拐去翻行两个大山头才到达。曾有好奇的孩子专门数过:仅从市区到乡政府不足40公里的道路,就有136个弯道。

从乡政府再到城子村,还要有几十个弯。而这条两年前才修通的水泥硬化的村路,在城子村村民们眼中是最管用的“脱贫路”。道路修通的这一年,秦海军和其他32户乡亲127人,就丢掉了贫困的帽子;次年又有4户12名乡亲脱贫。

“这里山大沟深,是全区最偏远、区位条件最差的乡。”麻武乡党委书记秦勇臣说,以前的羊肠小道只能通农用三轮车,村民出行主要靠腿走,3个来小时才能走到乡上。由于当地红胶泥土粘性很大,雨天进出交通就中断了,这样的条件逼得很多乡亲只能外出打工讨生活。

“天一下雨,就三四天不得出门。”之前一直在市区建材市场跑车拉货的秦海军告诉记者,看到村子在修路,他就到外地参加了土鸡养殖的培训,然后带着打工攒下的钱回到村里,承包100多亩山林地办起林下散养鸡场,目前他养的土鸡很受市场欢迎,旺季时一天能卖四五十只;1元钱1个的土鸡蛋也供不应求,一天要卖300多个。秦海军同时还搞了七八十亩苗圃,培育的树苗3年后就可以带来约10万元的收入。

城子村村支书武治国告诉记者,因为路修好了,风景优美的城子村吸引了大量游客来,今年“十一”期间光停放的自驾游车辆就有870多辆。“与以前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相比,这条路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武治国说。

“这三年,政府投资2861万元用于修建通村道路,全乡共建成50.4公里沥青和水泥通村硬化道路,配套修建了边沟、涵洞等排水设施。”秦勇臣对记者说。

通达的道路解决了偏远山村乡亲们的脱贫“大难题”,给他们带来现实可期的发展前景。秦海军已经在规划和准备实施接下来的事业:把土鸡养殖数量扩大到3万只,注册自己的商标;再养100来头牛和驴;开办一个农家乐;开办网店在网上销售这些产品……

崆峒区区长赵小林说,全区集中各方力量、利用各种资源,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计划今年34个贫困村、1.34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实现全区整体脱贫“摘帽”目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广东东海岛“鹅司令” 一年收入20多万

上一篇:

吉林:乡村旅游助农民脱贫致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