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2018-12-30 23:52:56浏览:4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针对小麦春季苗情及土壤墒情等特点,早春麦田管理的主题是促分蘖,要壮苗,争群体。在具体措施上应以保墒促苗为切入点,适当运作

针对小麦春季苗情及土壤墒情等特点,早春麦田管理的主题是促分蘖,要壮苗,争群体。在具体措施上应以保墒促苗为切入点,适当运作肥水,搞好分类管理,及早实现苗情转化升级。抓好小麦春季技术管理,应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缺水麦田的管理。即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60%的麦田,必须在小麦返青前后浇水,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视苗情及年前的施肥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

2.二三类麦田管理。群体小、个体弱但能正常返青的二三类麦田,在返青前后以中耕为主,要多次浅锄、细锄。在水肥管理上,改推迟春一水为提早春一水到返青,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就可浇水,结合浇水,一般亩追尿素12公斤至15公斤。这样可以巩固冬前分鬓,促成春季分蘖,壮大根系,增加叶面积系数,从而达到增加群体、提高亩穗数的目的。

3.一类苗麦田管理。对墒情较好的一类壮苗麦田,返青期在管理上应进行深耕,控制无效分蘖产生,减少养分消耗,如果墒情允许可推迟春一水,期限到起身后期或拔节初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至12公斤。

4.防治病虫草害。早春小麦病虫害防治以纹枯病、红蜘蛛和麦田杂草为重点,根据早春麦田生态结构的基本特点,以保护利用麦田有益生物为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之以化学防治。

5.对优质小麦田的调优栽培。今年我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280万亩,在早春管理上要实施优种优法相配套的调优栽培措施。根据水分、养分等环境条件对品种的影响,在早春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一是推广节水饱灌技术,减少浇水次数,浇好关键水。二是早春尽量少施氮肥,底肥充足的地块,一般在拔节期再追。三是以消除杂草为主。其他管理措施与普通小麦基本相同。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无公害大葱储藏及加工技术

上一篇:

裙带菜冷饮食品的制作工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