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纹枯病及其防治

2018-12-31 00:15:43浏览:9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一样是水稻重要病害。随着矮秆多穗型品种的推广,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

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一样是水稻重要病害。随着矮秆多穗型品种的推广,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已成为水稻高产稳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害轻的减产一成左右,严重的可减产3~5成。

1.症状与病原。

该病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先在稻株基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灰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几个厘米大小的不规则云纹状斑,边缘灰褐色或灰绿色水渍状。病斑可以蔓延到叶片上,并逐渐向上部叶鞘和叶片发展,直到剑叶甚至稻穗和谷粒上。在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至浅褐色的菌丝,而后由菌丝集结成暗褐色菜籽大小扁球形或不规则形的菌核,表面粗糙,极易脱落。病原寄主范围甚大,已知可为害40多种植物。

2.发生特点。

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或菌核在病稻草、田边杂草以及其他寄主上越冬。菌核有很强的生活力,并且数量很大,每亩可达5万~10万粒,重病田可达100万粒以上。春耕灌水耕耙后,菌核飘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浮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长出菌丝,从叶鞘内侧的气孔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为害。部分下沉的菌核,也能在水底萌发产生菌丝伸出水面,侵染稻株。故水面和水下的菌核均可成为初侵染的来源。病菌侵入稻株后,在组织内不断扩展,在病斑上又产生菌丝和菌核,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继续蔓延扩大。在条件适宜时,每上升一个叶位,高秆品种约需3~5天,矮秆品种只需2~3天,到抽穗前后10天左右达到高峰期,为害性也最大。

田间越冬菌核残留量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上季、上年的轻病田,打捞菌核较彻底的田块,菌源少,一般发病轻;重病田、越冬菌核残留量大的田块,初侵染来源多,发病也重。

该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0~38℃,适温为28~32℃。侵染稻株适温也为28~32℃,但要有96%以上的相对湿度,湿度在85%以下,病害受抑制。日光对菌丝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菌核的形成。菌核在27~30℃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1~2天内就可萌发。一般水稻分蘖盛期开始发病,孕穗前后达到高峰,乳熟期以后逐渐停止发展。故前季稻的中后期,中稻的全生育期,后季稻和单季晚稻的前期和中期,要注意防治。特别是双熟制的前季稻,生长中期和后期都处于高温高湿的霉雨季节,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长期深水灌溉,一方面稻丛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育;另一方面,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发育和吸收能力,会降低水稻的抗病性因而病害较重。而湿润灌溉和适时搁田,可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不利于病菌繁殖;而且稻秆基部节间粗壮,细胞壁增厚,组织紧密,抗病力增强。氮肥施得过多也会造成生长过旺,株间湿度大,田间郁蔽,提早封行,稻株组织软弱,有利病菌繁殖和侵入。一般封行前后是病害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防治适期。

一般粳稻最容易感病,糯稻次之,籼稻抗性较强。目前栽培的汕优63、扬稻3号、紫金糯等具中等抗性,但品种的抗病性强弱不如稻瘟病那样显著,并且很不稳定。故对该病的防治应在栽培技术,特别是水肥管理上下功夫。

3.防治技术

(1)清除菌源。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混杂在浪渣中,飘到田角和田边,可将浪渣打捞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此外,病稻草不能还田,用稻草垫栏的肥料必须充分腐熟方可使用。同时应注意铲除田边杂草。

(2)管好肥水。要合理排灌,不要长期深灌。一般来说浅水勤灌和适时搁田,是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控制过早封行是防病关键。无论早、中、晚稻,尤其是长势好的田块,要注意在分蘖末期和拔节前后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避免过早封行,保证稻株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在施肥上要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的配合,切不可偏施氮肥或后期大量集中施用氮肥,以防稻苗徒长和提早封行。

(3)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及早进行。一般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的田块需用药防治。各地试验证明,5%井岗霉素每亩100毫升、50%多菌灵及托布津可湿性粉每亩150~200克、25%禾穗宁可湿性粉每亩50~75克。施药方法有喷雾(加水75公斤)、泼浇(加水400公斤)及毒土法(加细土20公斤)。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苹果采前谨慎喷药

上一篇:

自制绍兴酱黄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