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谷蠹

2018-12-31 01:12:21浏览:91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学 名 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鞘翅目,长蠹科。别名谷长蠹、谷小蠹虫。分布除辽宁、吉林、宁夏、西藏末见报道外,广布

学 名 Rhizopertha dominica (Fabricius)鞘翅目,长蠹科。别名谷长蠹、谷小蠹虫。分布除辽宁、吉林、宁夏、西藏末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地及全世界。寄 主 稻谷、小麦、大米、玉米、高粱、豆饼、粉类、块根、块茎类蔬菜、中药材及干果。为害特点 成、幼虫蛀害粮食粒成空壳,引起储粮发热霉变,是粮仓内最厉害的贮粮害虫之一。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mm,宽0.6—1mm,细长圆筒形;体色深褐,具光泽,眼黑色,头部隐蔽在前胸下;触角10节,1—2节近等长,3—7节细小,末端3节内侧膨大,呈三角形片状,前胸背板中部隆起,前半部生4排倒生的短齿似鱼鳞。卵长0.4—0.6mm左右,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2.5—3.3mm,蛴螬形,头小略缩入前胸内,初乳白色,后变成浅棕色。触角短小2节,胸部各节气门圆形,小不明显,胸足3对。蛹长2.5—3mm,头下弯,前胸背板圆形,复眼、口器、触角、翅均为褐色,余乳白色。腹部可见7节。鞘翅、后翅伸达第4腹节。

生活习性 华中年生2代,华南2—5代,多以成虫在发热的粮谷中或粮粒内越冬,少数以幼虫越冬。气温28℃,相对湿度70%,完成1代历时40天,寒冷地区则需6个月。成虫飞翔力强,常钻入粮堆里温度最高的地方或聚集在距粮面67—100cm处为害。气温高于37℃成虫常钻出在仓库内飞翔。每雌产卵200—500粒,把卵产在粮粒蛀孔处或粉屑中,初孵幼虫钻入粮粒中蛀食,直到羽化成虫,该虫抗热抗旱性强,粮食含水8%时还能发育或繁殖。每年4月成虫开始活动交配产卵,7月中旬第1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一9月上旬第2代成虫为害严重。一直持续到9月份,气温下降后,开始进入越冬处,全世代历期43—91天,卵期11—13天,幼虫期28—67天,蛹期3—4天,成虫寿命1年。

防治方法 (1)冷冻杀虫,冬季把库温降至0.6℃以下,持续7天以上,也可在仓库中把虫粮在仓外薄摊后冷冻。(2)高温杀虫,把粮库内温度升到55℃,可杀死该虫。(3)生物防治法。当小麦中除虫脲剂量达1—10mg/kg时,能有效防治谷蠢一年之久。(4)采用磷化铝熏蒸法,具体方法参见蚕豆象。(5)农户或小型粮库也可使用粮食防虫包装袋,可有效地防治小麦、玉米、粟、豆类、稻谷害虫,同时还可防止霉变,有效期2年,对已生虫的粮食,装入袋后一周,杀虫效果80%,二周后杀虫效果达100%。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黑曲霉病

上一篇:

抓住时机防治小麦纹枯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