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技术

2018-12-31 13:17:45浏览:34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是充分利用地力和茄子自身再生能力的一项技术。大棚温室冬春茬、早春茬茄子,在7月中下旬(如果植株生长正
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是充分利用地力和茄子自身再生能力的一项技术。大棚温室冬春茬、早春茬茄子,在7月中下旬(如果植株生长正常,没有发生病害),均可采用剪枝更新技术来延长采收期,做到一次种植,二次收获。笔者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增产增值显著,平均每亩产量1000千克,比一季茄子增产48.5%。一、剪枝的条件1、品种的选择及栽植。大棚茄子再生栽培要用生长势强、耐弱光、低温、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如杭茄1号。做到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及时移栽,加强大棚覆盖期管理。这样,既可夺取大棚茄子高产,又为剪枝再生创造良好条件。2、剪枝前的肥水管理。大棚茄子剪枝,一般是在7月中旬。此时茄子上部枝条开始衰败,剪枝正适宜。剪枝后可于8月底上市再生茄子,缓解了淡季市场。但在剪枝前必须加强管理,要追肥3-4次,每次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人粪尿100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整枝打叶,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为剪枝再生奠定基础。二、剪枝的方法。剪枝方法,可用一次性全部剪掉主杆上枝叶再生法,即在主杆上离地面10厘米左右处,将上部枝叶全部剪掉。剪枝后用农用链霉素1克加75%百菌清片30克加水调成糊状,及时涂抹剪口,防止病菌感染。更新后,6-7天便可发出新芽,长成新枝。新枝条萌发后,选留1-2个长势旺盛的枝条,每个枝条留1-2个茄子,多余的枝杈及时摘除。一般更新以后15-20天开花,15天左右即可达到采收标准。三、更新后的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在外界温度较高阶段,大棚底脚围裙全部揭开,昼夜大放风。随着季节变化,外界气温下降,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5℃以下时,放下底脚围裙,改为白天放风,夜间薄膜封闭,白天超过30℃放风,降到20℃缩小放风口,15℃左右时闭风。当外界气温进一步下降,夜间不能保持15℃的温度时,应覆盖地膜,加强冬季保温防冻措施,保果到元旦、春节期间供应市场。如果植株生长旺盛,无病虫、无缺窝现象,可在立春边再剪枝,延长收获期至6月底拉秧。2、肥水管理。剪枝更新后,及时松土追肥浇水,促进萌发。亩追尿素10千克,10-15天浇1次水。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四、病虫害防治1、猝倒病。防治方法有选高燥地块做苗床,对床土进行消毒,施用腐熟肥料。幼苗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发现病株立即拔除。2、褐纹病。防治方法有选用抗病性品种,对种子和苗床进行消毒,实行轮作。发病初期,喷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3、黄萎病。防治措施有:选用无病种子,或将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7小时消毒;要实行轮作,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7-10天灌一次。4、绵疫病。防治措施有选用抗病性品种,实行轮作,不偏施氮肥,雨后注意排水。发病初期,用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6-7天喷一次,连喷3-4次。5、虫害防治。害虫有红蜘蛛、棉铃虫、烟清虫、马铃薯块茎蛾等。防治措施为及时除草,清洁田园,冬前深翻,控制虫源。发现虫子危害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喷杀。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绿色蔬菜施肥点津

上一篇:

常见植物性农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