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点草成金——吉林省草编产业发展初探

2018-11-11 08:55:33浏览:11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体是农民,关键靠农民。只有让农民的脑子灵起来、思想活起来,才能尽快富起来。而乡村振兴,在某种意义上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体是农民,关键靠农民。只有让农民的脑子灵起来、思想活起来,才能尽快富起来。而乡村振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重新发现乡村价值,不仅是经济价值,也包括社会价值、环境价值和文化价值。

记者近日来到辽源市的东霖草编体验店,看到这里从墙纸、桌椅、地毯、茶几、书柜到花瓶、笔筒、拖鞋、插画等均由草编装修,满室草叶芬芳,让人在都市中体味到久违的田野的宁静,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点“草”成金,“编”废为宝。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省草编产业,去探寻它的发展脉络和成长历程,去感受这样一个朝阳产业,在迈进新时代所迸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草编+环保 发展绿色生态

在梅河口市芳草园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孙国芳正带领农民利用事先染好的各色草叶、模具、剪刀、胶水、喷壶、锥子等草编工具,争分夺秒,上下翻飞,手、嘴、腿并用地编织,加印装饰纹样。

在短短的3个小时里,普通的玉米叶、稻草演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古朴又时尚,传统又精致,兼具实用和观赏价值,具有较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

据了解,玉米叶相当于玉米的“胚胎”,透气性好,韧性强,舒适度高,是作为草编的优选材料。吉林省作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年玉米产量2.15亿吨,秸秆产量4000万吨。吉林省草编以玉米叶为原材料,对废弃的玉米叶回收再利用,把秸秆变废为宝,是解决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环境安全、乡村振兴、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在长春市巴蜀印象非物质文化草编展区,榆树巾帼草编合作社联合社社长周艳文向记者介绍:“一个小筐编成需要0.5斤玉米叶,网上售价大约25元左右,我们都是就地取材,也没什么成本。每天闲时编一编,这样一算下来,每人一年可以消耗掉200斤左右玉米叶,年收入可观,从事的人越多消耗的玉米叶就越多。现在大家伙哪舍得把秸秆烧掉,都争相选取最适合编织的玉米叶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群“草民”,仍在坚守着纯手工、自然、生态环保的方式,不断探究、发现、创造,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草编+文化 传承特色农业

19世纪50年代,一群“草民”凭借对技艺的探索和热爱利用东北地产玉米皮、乌拉草等材质填补了东北民间手工技艺—草编的空白。从之前的炕席、草鞋、蓑笠、簸箕、扫帚到现在的时尚工艺品、家居草编产品,从古老的纯手工到先进的半机械化,从传统的农户分散性到新型的农业合作社生产,这种传统民间技艺的“嬗变路径”,按照自己的发展逻辑和规律,正绽放出独特的产业魅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草编创作不是简单地编编稻草、芦苇、玉米叶子,其作品有着更深的文化内涵,将中华经典文化的精髓纳入到创作生产中,使作品不仅独具“形”,而且极富其“神”,达到外表美与内涵美的和谐统一,用草编表现“诗词歌赋”的意境,如“万条垂下绿丝绦”“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已经成为草编创作的亮点之一。

扶贫先扶志,激发脱贫内动力。在吉林省,将草编产业赋予文化含量,改变传统陈规陋习和农民旧有心智心态,打造有文化、有理想、勇于进取、奋力开拓致富路的新型农民,正成为一个生动的实践。

“这些农村妇女经过草编培训后,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技能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是改变最大的还是家庭地位,让他们更有自信了!”国家棕草编织工艺标准起草人,吉林省草编项目推广专家王丽文说。

在流行文化与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一群“草民”,仍在坚守着传统文化,不断研究、学习、创新,努力为传统文化发声。

草编+品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草编这一产业主要靠手工制作,对劳动技能、加工场所的要求相对不高,是典型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地方发展。对吸纳劳动力就业作用很大,特别是吸引大量家庭妇女参与其中。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家庭妇女300多万,草编就业恰好为渠道狭窄的中老年妇女劳动力提供了机会,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妇女经济”“炕头经济”。

吉林省草编合作社有50余家,3000余人,通过培训者3万余人。以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研发设计、品牌打造、技能培训、推广销售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的草编基地东霖草编文化有限公司为首,各有千秋、特色分明。产品高档性首选长春市巾帼草编协会会长徐春红带领的长春市惠振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普及性当选周艳文管理的榆树市巾帼草编合作社联合社;产品综合性以及设计独特性当属草编专家孙国芳成立的梅河口市芳草园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

长春市妇联2018年拿出60万元专项资金,走进各个乡村免费7天包吃包住培训600名草编新兴职业农民。省妇联连续3年在农博园举办“手工百人”比赛,为热爱草编的农民提供展示的平台,并且带领所有合作社参加全国展会,增加、拓宽销路,开阔眼界。

东霖草编文化有限公司为引导,草编产业在辽源地区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模式,对发展较好的五个加工点进行产业升级,为他们注册成为草编加工厂。注册后,既可以接东霖公司的订单又可以实现自我运转、自主经营。扶持4名妇女实现了创业梦想,以注册草编加工厂为中心制订周围片区产业规划,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扩大草编品牌的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公司设有一家草编合作社和5个草编加工厂,带动从业人员350人次,人均年增收8000元。

据了解,东霖草编文化公司主要以旅游产品、工艺品、家居装饰、企业包装、私人订制为主。该公司现已开发四大系列400余种草编工艺品。通过外销出口日本,内销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和成立草编文化体验店,年收入400万元左右。公司集品牌、生产、宣传、销售为一体,自产自销,自成规模。下设师徒工作间,通过与高校设计院系和民间艺人合作,自主研发,并在网上对外公开有偿征集设计方案。

对于产业优势,东霖公司并不以接大量国外出口订单为主,而是另辟蹊径。“与山东、浙江等草编产业大省相比,他们做的我不做,比如草帽、草包、草鞋、草筐等,而是结合地方特色自行设计。”公司张经理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一群“草民”,仍不忘初心,不断寻求、努力、突破,努力为本地企业增收致富。

吉林省草编发展虽具自身特色,但发展道路仍任重道远。合作社发展差异化严重,精美度、人性化、时尚度有待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还不足以支撑起草编产品的“高品质”发展。但是,通过东霖草编文化有限公司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透视出吉林省在草编产业发展上仍有很大可开掘的潜力。

点“草”成金,“编”废为宝,一个崭新的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成为助力吉林省农民实现增收的新支点、新渠道和新路径。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陕西秦汉新城:都市农业让农民成为"上班族"

上一篇:

内蒙古武川县:鸡鸣大青山 乡亲富起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