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作物“防暑”刻不容缓

2018-12-31 13:53:08浏览:86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随着“三伏天”的来临,农田也开启了“烧烤模式”,很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引起所谓的“中暑”,即高温热害。1.高温对

随着“三伏天”的来临,农田也开启了“烧烤模式”,很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引起所谓的“中暑”,即高温热害。

1.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高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水稻(特别是杂交稻)若在开花期花药开裂后遇到高温,花粉很快失去活力,气温高于35℃时,花粉管尖端大量破裂,受精
能力丧失,形成大量空粒白壳,俗称“高温不实”。在灌浆期遇到高温,影响干物质积累,可使千粒重下降0.42~3.24克,俗称“高温逼熟”。②棉花若在现蕾期遇到30℃以上的高温,会使顶芽生长过快,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现蕾速度明显减慢。蕾铃期遇到32℃以上的高温,会使蕾铃脱落明显增多;据观测,气温每升高1℃,脱落率递增0.66%~2.2%。③其他作物如玉米,在温度高于35℃、空气湿度接近30%时,散粉后1~2小时,花粉即迅速干枯,失去发芽力;大豆在开花时遇到33℃以上高温,则无花朵开放;马铃薯遇到29℃以上的高温时,块茎停止膨大。

2.主要对策。①以水降温。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作物花器和光合器官的直接损害;在早稻灌浆期遇到35℃左右的高温天气时,及时向田间灌水,夜间排出,可避免或减轻“高温逼熟”。通过喷灌设施或喷雾器,将清凉水直接喷洒在作物茎叶上,也具有降温效果,降温幅度一般在1℃左右。②人工辅助授粉。在高温干旱期间,作物自然散粉传粉能力下降,对玉米、高粱等异花授粉作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减轻高温对作物授粉受精过程的影响,使结实率比自然授粉提高5%~8%。③根外追肥。高温季节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过磷酸钙及草木灰浸出液连续多次进行叶面喷肥,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又能补充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水分及营养。注意适当降低喷洒浓度,增加用水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葱栽培技术

上一篇:

叶菜类蔬菜蚜虫发生及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