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8-12-31 13:56:42浏览:51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发生与危害。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上海及江苏、浙江地区每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每头雌蛾平

一、发生与危害。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上海及江苏、浙江地区每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每头雌蛾平均产卵量500多粒,产卵对植株高度和瓿位有选择性,在50厘米以上高的植株上产卵最多,产卵部位大都在玉米叶片背面靠中脉处。幼虫孵化后,最初集聚卵块处取食卵壳,约1小时开始爬行分散,吐丝下垂借风飘移转株危害。幼虫老熟后,多在原危害处附近化蛹。玉米螟主要是以幼虫危害,在菜用甜玉米上危害,苗期受害可形成枯心苗,玉米花、穗被蛀,品质变劣。

二、防治措施。⑴农业防治。冬前处理寄主作物的茎秆,压低越冬虫口数。⑵灯光诱杀成虫。在各代成虫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成虫。⑶化学防治。在豇豆、扁豆、生姜等作物上,幼虫孵化盛期是防治适期,针对寄主作物的受害部位喷药。在菜用甜玉米上以心叶末期和幼穗抽丝期为防治适期,在心叶末期以药剂灌心或用颗粒剂施于喇叭口为最佳;在幼穗抽丝期防治,将雌穗苞顶开一小口,灌入少量药液的防治方法最佳。农药可选菜农系列BT粉剂800-1000倍液,20%杀菌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蔬菜生长一定要注意倒春寒

上一篇:

花椒芽菜的生产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