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冬种马铃薯免少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2018-12-31 14:01:37浏览:8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免少耕田地处理    1、免少耕田地选择 马铃薯免少耕栽培宜在排灌方便、土质疏松、PH值5.5~6、 保水保肥的沙质壤土田地进
一、免少耕田地处理
    1、免少耕田地选择 马铃薯免少耕栽培宜在排灌方便、土质疏松、PH值5.5~6、 保水保肥的沙质壤土田地进行,特别适宜于我市冬闲排灌条件好的沙质壤土稻田栽种。易旱缺水田地和浅瘦田,粘重田、低洼田、山坑田,冷浸田、烂湴田等不宜作免少耕田地。
    2、免少耕田地的整理 播种前每块田地要分厢栽种,厢的大小和厢间排灌沟深浅要适宜,做到下雨或灌水不渍水,管理不踏厢面土,沟中松土铺厢面。在收割晚季稻田进行,先开好环田沟,沟宽30cm,深25cm,接着把田块分厢,厢宽160cm,每厢一边留一条深沟,沟宽30cm,深25cm作排水沟:另—边留一条浅沟,沟宽30cm,深7chi作工作行。把沟坭经破碎后均匀地铲放于两边厢而稻桩上同时使厢面微呈弓背形,防止渍水。
    二、种薯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良种是马铃薯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马铃薯生长对 环境的特殊要求,我市地处南方,春末、夏季、秋初温度较高,生态条件不宜繁育种薯,长期以来,冬种马铃薯品种均是依靠北方调进。与常规栽培方法一样,要选择生育期为90~110天、抗病能力强、生长势旺,性状稳定,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的品种栽培。
    2、种薯选择与切块 种薯最好选择薯形规整,符合该品种特征,薯皮光滑柔嫩,皮色新鲜的健康种薯作种,禁用冻、烂、病、伤薯块作种。在免少耕稻草覆盖栽培的环境下,最好选择30克以上健壮整薯作种,可预防切口传病,提高生活力和抗旱能力,达到山苗伙,生长整齐,高产稳产。种薯应切块,切块前准备两把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轮换消毒使用。切块时,要把薯肉都切到芽块上,不能仅把芽眼附近的薯肉带上,而把其余的薯肉留下,更不能把芽块挖成小片或小锥体。每个芽块重量应在40克左右,并保持有l~2个健壮芽眼。小于50克的薯块不切块;60~如克的顺顶纵切一刀,分二块:100~120克的先将尾部切下三分之一,然后顺顶芽纵切分三块,130克以上的先纵切后横切,分四块。
    3、种薯消毒 种薯切块后用0.2%多菌灵或百菌清药液,或用0.1~0.2%高锰酸 钾浸种l0~1 5分钟,然后用草木灰涂抹切口消毒。整薯作种的应适当加大药剂浓度和浸种时间。消毒后存放于阴凉有散射光处,干后进行催芽。
    4、种薯催芽 马铃薯种薯易腐烂造成缺苗。种植前种薯进行催芽,既能淘汰烂薯,减少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又能促进早发芽, 提高成苗率,提高产量。催芽方法是:描种前10~15天,将切好而伤面愈合的薯块或整薯分层置于铺在湿砂或湿润疏松细土的苗床上,每 层宽60cm,长度按需要而定。放一层薯块,铺一层1—2cm厚湿沙或 细土,再放第二层,一般放3~4层,外盖20cm厚稻草,并保持20度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待芽长约lcm时取出种植。
    5、播种 我市最适播种时间为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每厢播 种4行,行距为40Cm,株距为30 cm,每亩播种4500—4600株,厢边缘各留20cm不描种。摆种时,种薯芽眼向上或侧向,随手压种,使种薯与免耕田厢面上松土充分接触,以利扎根出苗。施肥 摆完种后,亩用土杂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复合肥 (含N15%、PeOsl5%、K2015%)70公斤作基肥,一次性均匀地施于距种薯4—5 om的四周株行间,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以后生育期间不再施肥。
    6、盖草 施肥后立即用稻草覆盖,稻草用量为干稻草750公斤。稻草与厢面呈垂直方向摆放。稻草要覆盖整齐,厚薄均匀,使厢面不透光,厚度一般80m左右。如果稻草过厚,不但出苗迟缓.而且茎基细长软弱;稻草过薄,容易漏光而形成绿薯,降低品质;如果稻草厚薄不均,会出现出苗不齐的情况。盖草结束后,淋洒定植之草水,以稻草完全湿润为度。也可采用沟灌,水深以不超过厢高三分之—,并一面灌一面用瓢勺泼淋湿润后,留沟水自然落干,特别注意不能灌,水超过厢面防止稻草飘移或厢面渍水。
    三、田间管理
    3.1水份管理 我市冬季雨量较少,容易干燥使薯苗受旱。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保出苗整齐、出壮苗、生长正常。生长过程如遇久晴无雨,要及时灌沟水渗透湿润。现蕾开花期,植株生长繁茂,块茎大量形成与膨大是需水量最大时期,干旱无雨时要及时灌溉,最好采用沟灌,深度为厢高的—半,让其渗透湿润。生长后期要求通气,需水不多, 由于草层软腐,保湿能力较强,保持半湿润状态即可,但遇雨天,厢面温度大,不易干燥,要注意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植株枯死、块茎腐烂和薯块含水太高,降低品质,不易贮藏。
    3.2病虫害防治 铃薯常见病害主要有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及软腐病等。晚疫病多在雨量偏多,湿度较大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要注意及早用1:1:100波尔多液预防,每隔l0~14天喷一次,约喷2—3;次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青枯病目前药剂防治效果不很理想,发观病株及早人工拔除。马铃薯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瓢虫、蛴螬、蝼蛄等,可用药剂或捕杀等措施防治。此外,老鼠喜欢在稻草下做窝越冬,要注意预防鼠害。
    四、收获 当马铃薯植株停止生长,大部分茎叶白黄绿色转变为黄色,基部叶片脱落时,即可选择晴朗天气采收。采收时掀卷起地上部茎叶和稻草即可拣收马铃薯,少数生长在浅土或缝隙中的薯块,用短棒轻挖一下使可拣收。采收马铃薯后,立即就地把在稻田厢面掀起的薯苗和稻草复原摊平,为后作免耕抛栽水稻作准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番茄缺素症与补救方法

上一篇:

绿豆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