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防治大豆发生黄腹灯蛾?

2018-11-13 19:51:07浏览:44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有机大豆在苗期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就是黄腹灯蛾的,俗称毛毛虫、叶毛虫那么如何防治大豆发生黄腹灯蛾呢? 
  有机大豆在苗期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就是黄腹灯蛾的,俗称“毛毛虫”、“叶毛虫”那么如何防治大豆发生黄腹灯蛾呢?
  1、形态特征:黄腹灯蛾成虫为白色,前翅散生许多黑色斑点。腹部和背部均为黄色,每节中央有一黑斑,两侧各有两黑斑,足上有黑色条纹,股节为黄色。卵为半球形,初产为乳白色,后变成灰黄色;幼虫背面和腹面为土黄色,背面有灰色或灰褐色纵带,密生棕黄色至黑褐色长毛;腹足土黄色;蛹为深棕色较粗短,茧土黄色裹有较多的幼虫脱落的体毛。
  2、生活习性:黄腹灯蛾在各地1年发生1代,以蛹在茧中越冬,翌年6月初羽化为成虫。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躲在作物或草丛中,夜间出来活动,有趋光性。成虫羽化3~4天开始交配后,将卵产于作物中部叶片的背面,经5~6天孵化为幼虫。第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下旬,初孵化的幼虫群体为害。稍大后即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善于爬行,3~4龄的每分钟可爬行5~7米,6~7龄的每分钟可爬行10~14米。害虫受惊动后立即钻进土缝里或草棵底下躲藏起来。
  3、为害症状:黄腹灯蛾以幼虫为害作物叶片,昼夜均能取食,仅在中午炎热时停食1~2小时,以早晚和夜间取食最多。一般幼虫刚孵化后40~50分钟就开始啃食叶肉,5龄以后食量猛增,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使叶面呈现枯黄斑痕,严重时将叶片吃光,甚至连幼茎全被吃掉,然后转移到附近的有机大豆田里继续进行为害。一头幼虫一生可吃掉大豆叶28~37片,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毁种。
  4、防治方法:①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针对黄腹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安装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的产卵量。
  ②进行秋深翻,以销毁黄腹灯蛾越冬的场所,减少虫源。
  ③及时清除被为害田的四周杂草,或挖沟阻止转移,当发现有幼虫向大田里迁移时。可在大田周围挖沟,沟内撒些农药即可杀死幼虫。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如何防治富士苹果发生偏斜?

上一篇:

土方巧治花卉腐烂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