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提高播种质量,力争冬前壮苗

2019-01-02 00:10:52浏览:86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日记者从江苏省作栽站了解到,目前我省淮北地区旱茬小麦播种已经收尾,大部分田块出苗情况较好,当前正值水稻抢收及稻茬小麦抢
近日记者从江苏省作栽站了解到,目前我省淮北地区旱茬小麦播种已经收尾,大部分田块出苗情况较好,当前正值水稻抢收及稻茬小麦抢种的高峰期,总体上稻茬小麦播种进度好于去年,但预计晚播比例仍然较大。
据全省秋收秋种进度调度分析,11月4日全省小麦播种进度为52.7%,其中旱茬小麦进度95.2%,播种接近尾声,稻茬小麦进度37.5%。预计全省小麦适期播种比例为54.3%,比去年增加近5个百分点,晚播10天以内比例为29.6%,晚播10天以上比例为16.1%,总体上播种进度比上年快。
分析认为,当前我省小麦苗情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11月上旬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降雨,对小麦播种进度和播种质量不利。二是由于水稻秸秆还田量大,部分地区秸秆还田机具配套普及及社会化服务不到位,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对小麦播种出苗不利。三是旱茬麦基本苗多,局部有旺长趋势。10月以来全省以晴好天气为主,旱茬小麦基本适期播种,出苗情况较好,部分田块小麦已5叶1心,有明显旺长趋势。
省作栽站指出,目前苏中和苏北地区小麦最佳播期已过,苏南地区正值小麦最佳播种期,抢收抢种、晚中争早是当务之急。生产上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如土壤墒情适宜、适耕性好,及时做好秸秆(二次)粉碎还田,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如遇阴雨天气、土壤黏湿、不适宜实行旋耕或深翻秸秆还田整地播种的情况,首先要采取措施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宁迟勿烂”,避免烂耕烂种。排水降渍后土壤湿度仍然难以适应播种要求的田块,可采取抗逆播种措施晚中争早,主要播种作业方式有:(1)板茬直播,墒情适宜时及时开沟覆土;(2)收稻前1天套种、套肥→水稻收获留高茬→秸秆机械粉碎覆盖→高密开沟覆土,或者水稻收获留高茬→播种撒肥→秸秆机械粉碎覆盖→高密开沟覆土;(3)水稻收获留高茬→秸秆机械粉碎→机械浅播(确保种土密接)。同时根据晚播情况酌情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
小麦播种后,重点抓好四项田管措施。一是对未施基肥或用量不足的麦田,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每亩施足纯氮9~10公斤,占一生总量50%~60%。二是配套沟系,防止渍害。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开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距田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确保内外“三沟”相通,排水通畅。三是镇压覆盖,防止冻害。对稻草还田量较大的麦田,要做好冬前适度镇压,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能力;对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麦,可通过增施土杂肥或采取开沟取土的方式加强覆盖。四是及时化除,防止草害。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田块,在“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
省作栽站提醒,小麦冬前田管要因苗分类。对未用药拌种化控的旺长小麦田,应抢晴抢暖喷施“矮壮丰”“矮苗壮”等化控制剂,也可以在墒情适宜时适度镇压。一、二类苗在3~5叶期每亩施尿素5~7公斤作壮蘖平衡肥,防止春季落黄。晚播小麦总体播种量大、基本苗足,基苗肥足的情况下不宜盲目施肥,防止无效分蘖过多发生,重点在返青后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果树防“抽”早动手

上一篇:

风雪雾天大棚草莓如何管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