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2019-01-02 15:45:22浏览:89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玉米的短缺或是价高,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生产者应考
用玉米作为家禽配合饲料的能量原料是我国使用的典型配方。玉米的短缺或是价高,对生产者来说就意味着饲料成本的提高。生产者应考虑应用价格较为低廉的谷物来抵消玉米价格的升高。一般认为用小麦作动物饲料价格太昂贵,但近些年来,随着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价格的走低,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麦的代谢能是玉米的90%。小麦中的营养成份比较容易消化。用肉仔鸡、产蛋鸡和火鸡做的试验表明,小麦可以作为家禽的主要能量饲料。但小麦与典型的能量饲料玉米比较有其特殊性,在家禽配合饲料中应注意其合理使用。1、小麦与玉米比作家禽饲料的优点小麦蛋白质高于玉米,有的品种甚至高过一倍,赖氨酸含量较高,而苏氨酸的含量与玉米相当。小麦氨基酸利用率与玉米没有显著差别。用小麦替代玉米作能量饲料时,配合饲料中的豆粕用量可降低。小麦总磷的含量高于玉米,而且利用率高,这是由于小麦中含有植酸酶,能分解植酸获得无机磷。小麦面粉遇水易变得粘稠,是很好的自然粘结剂,有利于制粒。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是籽实中最低者,小麦约为53℃~64℃,玉米约为61℃~72℃。2、小麦与玉米比作家禽饲料的缺点与采取的对策小麦的能量和亚油酸含量比玉米低,小麦中亚油酸仅0.8%,玉米中亚油酸有2.0%。日粮中用50%的玉米则能满足鸡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而小麦则不能。小麦中不含叶黄素,而黄玉米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22mg/kg),叶黄素能沉积在脂肪、皮肤和蛋黄中。可向日粮中添加混合脂肪以调节能量和亚油酸的含量,叶黄素则通过添加2%—3%的苜蓿(含叶黄素198—396mg/kg)或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为60%的玉米蛋白粉含叶黄素253mg/kg)而得到补充。表1显示了用小麦取代25%玉米同时作或不作养分调整的效果。按重量计以小麦取代玉米时,日粮中的能量和亚油酸含量有中等程度的降低,而叶黄素含量则大大降低。添加2%的苜蓿和1%的混合脂肪,则小麦日粮的养分水平被调整到了近似玉米的日粮。饲喂小麦日粮必须注意生物素的添加。小麦中总的生物素含量比玉米高,但利用率较低。如果家禽日粮主要成分是小麦(次粉)应添加生物素,一般每吨配合饲料应添加50mg生物素。如果是玉米—豆粕日粮则不需添加。种鸡日粮应加生物素,如果日粮主要成分是小麦(次粉),则每吨配合饲料应添加200mg生物素。小麦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溶于水后可形成粘性凝胶,引起胃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增加,阻碍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小麦代谢能变异大的原因是非淀粉多聚糖变化大(1%—10%),鸡对非淀粉多聚糖消化率很低(12%),非淀粉多聚糖含量与代谢能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目前采用的技术是添加酶制剂,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聚糖酶或复合酶类。试验证明添加酶制剂后饲粮代谢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得到改善粉碎的小麦配制饲料要制成颗粒料,或压扁、粗粉碎饲用,如果粉碎太细,以粉料状态饲喂会不利于鸡的采食。3、肉鸡日粮中应用全粒小麦小麦颗粒比玉米颗粒小,便于鸡的采食,符合鸡的采食习惯,若用全粒小麦替代玉米粉作肉仔鸡的能量饲料,还有减少运输,降低加工成本,便于储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北欧有些国家在生长肉鸡饲料中加入了高达40%的全粒小麦,全粒小麦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也成为美国、加拿大的研究课题,并且还设计制造了使全粒小麦与颗粒饲料或粉料均匀混合的机械设备。研究结果表明,肉鸡生长期的最后40天,小麦的最大饲喂量应为30%—35%,饲料中加入全粒小麦的配比为肉鸡在14日龄时,开始饲喂2%小麦;20日龄时,饲喂量增加到20%;23—28日龄期间,饲喂小麦32%;从29日龄起直至长成屠宰,饲喂35%的小麦。在这一饲喂方法中,肉鸡饲料中平均约占15%—20%是从全粒小麦的形式直接饲喂给肉鸡的。一般情况下,小麦存于单独料仓中,与肉鸡颗粒料进行简单混合后,再输送到饲喂系统饲喂。据报道,饲喂加入小麦的混合饲料,可导致平均2—3%的饲料转换损失,并且使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另据报道,饲喂全粒小麦的肉鸡比直接饲喂配合饲料的肉鸡的死亡率略高。但饲喂全料小麦对鸡舍中垫草条件有改善作用,饲喂小麦导致肉鸡饮水减少,因为它们不需要饮用太多的水来帮助摄食过量蛋白质的排泄。肉鸡饮水量的减少使得采食时撒落的饲料较为干燥,并且保持鸡舍中的垫草相对干燥。从而使屠宰后肉鸡胸脯很少起小泡,并且没有草垫标记,因此提高了屠宰肉鸡的质量等级。肉鸡饲料中是否添加全粒小麦,在经济上取决于小麦与所用配合饲料的相对价格。一般认为,如果每吨小麦的价格比配合饲料价格低20%时,则应用掺有全粒小麦的饲料饲喂肉鸡在经济上肯定合算。这两种饲料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临界价格差别为17.5%。[参考文献][1] 安树元 . 高梁、大麦、小麦替代玉米配制畜禽配合饲料 . 中国饲料,1997,16:33 .[2] 蔡辉益等译 . 家禽营养需要(NRC第九修订版).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79[3] 李子善译 . 如何选用玉米的替代品 .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5,1:7—8.[4] 吴灵英 . 小麦在饲料中的应用 . 饲料工业 . 2000,9:45—46 .[5] 韩友文主编 . 饲料与饲养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24 .[6] 叶月皎等主编 . 养鸡技术推广手册 . 天津科技翻译公司,1993,172 .[7] 单安山. 加拿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饲养技术考察报告 . 饲料博览,1998,1:13—16[8] 吴灵英 . 全粒小麦替代玉米粉对肉鸡增重效果的研究 . 饲料工业 . 1999,12:18—19[9] 石永峰 . 饲喂全粒小麦对肉鸡的影响 . 江西饲料 . 1997,4:10 .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碳酸氢钠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上一篇:

春喂干草四点注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