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高温季节平菇栽培发菌新技术

2019-01-02 19:10:32浏览:3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凡从事平菇栽培的朋友都知道,历年来平菇都是早秋价格最好。但早秋平菇发菌期间正是高温季节,高温季节平菇发菌污染率高成为制约

凡从事平菇栽培的朋友都知道,历年来平菇都是早秋价格最好。但早秋平菇发菌期间正是高温季节,高温季节平菇发菌污染率高成为制约平菇生成的瓶颈,技术难度大,没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经验是难以操作的。潍坊益民食用菌研究中心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高温季节栽培平菇新技术,希望对菇农朋友有所帮助。

该模式一改传统的小规格菌袋栽培法,取而代之的是用直径60~80厘米、长100~120厘米的塑料袋。该方法的优点是料袋大装料多而迅速,空间利用率高,水分管理方便,出菇时间长,可提高产量30%以上。具体操作是:装料前先将料袋一端扎紧,将直径10~15厘米、高150厘米的竹筒直立塑料袋中心,底部先铺2~3厘米培养料后播一层菌种,菌种要尽量接近周边和竹筒四周,然后每装10厘米料播一层菌种,播种率为20%左右,料稍压实,装至料袋顶部要多放些菌种,然后扎口即可。

在移入大棚发菌前,要先在地面间隔15厘米铺地砖,让料袋中心部位空出,以利通风。发菌期间要让棚内光线暗淡,温度自然,3-5天后在菌种处打孔通气。发菌7~10天后将竹筒旋转拔出,取肥沃细沙土加2%的石灰拌匀后填实,表面撒石灰或草木灰。由于料中心有湿土,料内生物热不易形成积聚,所以不必担心烧菌,每2~3天喷一遍杀菌杀虫药便可,25~30天即可长满菌丝,成为较大型白色菌柱。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5~7天,使菌丝后熟健壮,然后用刀片在菌柱四周按15厘米×150厘米的间距切十字出菇点,大小以0.5厘米为宜;若已现蕾,可原地破膜出菇,5~7天后菌柱四周可大量现蕾。在整个子实体生长期间,只需地面保持湿润,不必向菇体喷水。第一潮菇后,除去菌柱顶部的部分沙土,建一蓄水坑,保持不干即可。

该模式的优点是:1.培养料与空气接触面少,减少了污染和水分蒸发。2.菌丝体通过菌袋中心的灌土,可平稳吸收水分。3.出菇时间长,可连续出菇3-4个月,生物学效率达150%-200%。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草菇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

上一篇:

果味平菇酱的加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