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菇棚内湿度过大易引发细菌性病害

2019-01-02 19:11:23浏览:3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徐州市姜广普来电话说,他种的蘑菇有一部分出现菌盖与菌柄相接处呈褐色腐烂状,用手摸腐烂的地方有黏滑感,且散发出一股腥臭味。

徐州市姜广普来电话说,他种的蘑菇有一部分出现菌盖与菌柄相接处呈褐色腐烂状,用手摸腐烂的地方有黏滑感,且散发出一股腥臭味。这种情况在棚内有一定的传染性,病菇基本上集中在一起,发病面积约有70多平方米,用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没有明显效果。他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病的菇棚应该怎样处理才能防止病情继续扩散。据了解,棚内温度在14℃左右,湿度较高。

据江苏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专家宋金俤介绍,姜广普所反映的情况很可能是发生了细菌性病害。一般情况下,细菌性病害造成的病菇,菇体表面多会分泌黏液、发出臭味。这类病害由棚内通气性差、温湿度过高引起,特别是在蘑菇市场价格较高时,部分农户常为了促进出菇而加大喷水量,导致菇病发生,出现褐斑、腐烂等症状。

蘑菇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黄菇病、腐烂病以及锈斑病等,仅凭肉眼很难区分其病菌种类,病菌通过覆土材料、工具、人体、废料等传播,在湿度大、通风不良时发病快。预防这类病害,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对菇棚进行预防性用药。⑵发病初期立即喷洒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采掉病菇,加强通风。发病后1周内连续用药2次。⑶发病率达50%时,加大光照、加强通风,采掉病菇并随手破坏料面,连续喷洒2-3次药物。⑷发病严重时可用杀菌剂浸泡菌棒,之后重新码垛,加大通风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湿度,1周后即可恢复正常管理。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茶味牛肉干的加工制作

上一篇:

金针菇采收与加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