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李本亮:自制“四宝贝“多出白灵菇

2019-01-02 19:12:25浏览:47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早就听说临湘市五里乡的李本亮是位种菇大王,前不久笔者采访他后发现,他的种菇水平比别人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发明创造。精

早就听说临湘市五里乡的李本亮是位种菇大王,前不久笔者采访他后发现,他的种菇水平比别人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发明创造。

精巧“补水器”。种植白灵菇多年来,李本亮每采收第一茬菇后,都会为如何给菌袋补充水分、养分犯愁。以前,他都是把每一个菌袋竖立起来,再用喷雾器嘴从菌袋的一头往里注水,不仅费工费力,而且难以掌握注水量,往往添加过多,导致出菇困难。后来,他自己琢磨出了一种精巧的“补水器”,补水器主要由补水针、胶管和分流装置3部分组成,其中补水针长约35厘米,上面布满针孔,以便均匀喷洒。使用时,先连接补水针,再将分流装置接到喷雾器嘴上。一般情况下,补水器备有5个补水针,假若菇农补水腾不开手,可以用小胶管把其中两个补水针的喷孔回旋堵住。然后,人背起喷雾器,一手加压上水(或养分溶液),另一手把补水针插入横放的菌袋中。通过使用这种补水器,不仅不用竖立菌袋,省工省时,而且补水均匀,利于出菇生长。

简易油桶蒸锅。用于白灵菇栽培生产的需为熟料,可是,假若采用锅炉蒸汽将生料蒸熟,投资成本又太高。据了解,一般中号锅炉约1.5万元/台。李本亮在自家菇棚旁,利用三个汽油桶(其中两个油桶用于加热,另一个油桶在上面给下面的两个油桶补水),搭设了一个简易蒸锅,并用土砖平铺了一个锅台,用于蒸料。虽然每次蒸料所需时间长些(约50个小时),但是能节约一大笔生产费用。

新型改进菇棚。进行白灵菇生产,其关键要把握“中温发菌,低温出菇” 的技术要点,而这就需要适宜的生产设施。经几番考察,李本亮设计了一种新型菇棚,即在大拱棚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南北两头建成土墙,提高保温性。为满足白灵菇对光照的要求,棚膜以薄膜+稻草+薄膜+无纺布等材料加以覆盖,再通过菇棚两边拉放无纺布,创造出适宜棚内出菇的散射光条件。另外,为了提高菇棚防火、防风、 防雨雪的性能,李本亮又用水泥混加建筑水胶进行防护。试验表明,此菇棚生产利用率高,投资比大棚模式菇棚低一半,而且其产量、品质明显提高。

无菌接种箱。白灵菇接种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是,农村不具备超净工作台,李本亮认为接种箱关键是要密闭,创造无菌环境。他自制了一个木制接种箱,通过加强玻璃密封、采用烟雾剂灭菌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接种要求。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如何加工制作麦麸香茶饮料

上一篇:

黑木耳的干制和贮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