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草菇死菇原因及预防

2019-01-02 19:13:24浏览:7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通气不畅 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
一、通气不畅 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小菇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难以正常长大而萎蔫。播种1—4天内,要注意每天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大和针头菇的出现,要适当增大通气量。二、水分不足 草菇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若建堆播种时水分不足或采菇后没有及时补水;草被过薄保湿性能差,均会导致小菇萎蔫。播种后待菌丝长满形成针头菇前,如水分不够,可补一次重水;头潮菇结束后要补足水分,晴天草被要喷水防止料内水分蒸发。三、温度骤变 草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对温度有不同要求,一般结菇温度在30℃左右。但寒潮来临,气温急剧下降,或盛夏季节持续高温会致使小菇成批死亡。因此,遇寒流要尽量采取保温措施,盛夏酷暑要选择阴凉场地堆料栽培,料上加盖草被并多喷水,堆上方须搭棚遮阴。四、环境偏酸 草菇菌丝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当酸碱度在PH值6以下虽可结蕾,但难长成菇。采完头潮菇后可喷1%石灰水或5%草木灰水,以保持料堆的酸碱度在pH8左右。五、水温不适 草菇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如喷20℃左右的井水或喷被阳光直射达40℃以上的地面水,到第二天小菇会全部萎蔫死亡。喷水要在早晚进行,水温30℃左右为好。六、采摘损伤 在草菇成长过程中,切忌人为碰撞、机械损伤。如采摘碰动了旁边正在生长的幼菇,就会造成死亡。采摘草菇时动作要轻,一手按住菇的生长部位,保护好幼菇,另一手将成熟菇拧转摘起。七、菌种退化 草菇菌种无性繁殖的代数和转管培养的次数过多,栽培种菌龄过大、菌种老化、生活力下降,影响养分的积累,第二潮菇现蕾后因养分不足而萎缩死亡。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用草菇幼龄菌褶分离菌种,斜面扩大繁殖培养不要超过3代,栽培菌种的菌龄应控制在1个月以内。八、感染杂菌,发生虫害 用已霉变的稻草等原料作培养料,在不清洁的场地栽培,会导致害虫大量发生,尤其是棉籽壳栽培草菇,螨类发生后料内的菌丝会很快消失,使床面幼菇全部死亡。在草堆内加3%茶籽饼粉或0.2%敌百虫溶液,能起到防治害虫的效果,草菇对农药很敏感,当菇蕾出现时,切忌使用农药。第一潮菇收获后容易受绿霉侵染,发现后要及时在发生绿霉的料面撒一层生石灰粉,控制其蔓延。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姬松茸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上一篇:

鹅肥肝的提取加工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