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芯豆腐渣混合培养基的平菇栽培技术

2019-01-02 19:14:34浏览:8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用玉米芯和豆腐渣作培养基栽培平菇,因豆腐渣和用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每平方米可产鲜

    用玉米芯和豆腐渣作培养基栽培平菇,因豆腐渣和用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每平方米可产鲜菇50-75千克,生物效率可达150-200%,经济效益可观。现将用玉米芯和豆腐渣混合栽培平菇的高产高效技术介绍如下:

    1、培养料配比:粉碎玉米芯100千克、湿豆腐渣80千克、白灰6千克。

    2、拌料装袋:首先将湿豆腐渣、白灰加水稀释后倒入玉米芯里拌匀,调至培养料含水量达65%。选用50×25×0.05厘米的聚乙烯低压塑料筒装料,边装边压实(每袋装干料约1.25千克),两头用绳扎紧。

    3、灭菌:菌袋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100℃,保持8-10小时,停火后再焖8-10小时。出锅后,料温冷却到30℃以下接种。接种室要进行2次消毒。菌袋搬入接种室之前用高锰酸钾、甲醛(1:3)熏蒸,菌袋搬入接种室之后用雾气消毒盒消毒1次。

    4、菌种选择:南京1号、生命1号、CCEF89、九平1号等品种,均适合栽培,菌丝生长健壮、转潮快、高产优质。三级菌种选用菌龄30-40天为宜。

    5、接种方法:采取料袋两端和中间扎3个孔接种方法。将菌种掰成花生粒大小的小块,不宜太碎。接种量为干料重15%左右。此法菌种萌发快,迅速占领料面,减少杂菌侵染。

    6、发菌管理:将接完种的菌袋搬到培养室平放摆成行,两袋接种孔相对,堆高5-7层,每行间距50厘米。室温以15℃左右为宜,超过25℃立即通风降温,控制料温在25℃以下,培养10天左右,要翻堆一次,上下层交换。3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

    7、杂菌处理:在菌袋发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杂菌生长,可用95%酒精、5%甲醛、20%石灰水、5%石碳酸、柴油等杀菌剂之一,用注射器将其注射到杂菌生长处的培养料中,使药液渗透面积、深度都大于杂菌生长面积,以有效防治杂菌。若袋内杂菌面积过大,无法用药液防治时,要将其拣出,拿到室外处理掉。

    8、畦式覆土栽培:挖土做畦,畦宽1米,深为0.35米,长度不限,在畦底及四周喷一遍杀虫、杀菌剂(80%敌敌畏乳剂1000倍和10%石灰水)。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竖放在畦内,菌柱相距2米,用潮土填空隙并压实,浇透营养水(营养水配制:水100千克、尿素0.5千克、磷酸二氢钾0.3千克、硫酸镁0.2千克、石灰4千克)。覆土要与料面持平,料面的残土用水冲掉,露出端面,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其四周不用压实,以便通风。

    9、出菇管理:为了促使子实体形成,每天应通风一小时,当气温高于15℃,晚间通风;当气温低于10℃时,中午通风。同时将畦面塑料薄膜揭开通风换气。几天后就会有大量菌蕾迅速生长,顶端有原始菌盖形成,揭开畦面薄膜,每天向空中喷水,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5%左右,从子实体形成到采摘,大约需要7-10天。

    10、采收:当菌盖边缘呈铜锣形时进行采摘,这时菇的质量好,重量大,转潮快。采摘后将畦面清理干净,停止喷水3-5天,然后再向畦内浇1次透水,保持畦面潮湿,大约1周后,畦面再度长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管理方法管理。一般采收4-6批,整个生育期4-6个月。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大球盖菇的杂菌及虫害防治

上一篇:

怎样酸渍加工双孢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