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畸形金针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

2019-01-02 19:17:00浏览:5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常会导致金针菇的子实体失去常态,产生畸形,常见的有以下4种。    1 针尖菇    主要症状

    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常会导致金针菇的子实体失去常态,产生畸形,常见的有以下4种。
    1 针尖菇
    主要症状:菇体顶部尖细(菌盖仍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状态,直径为1~2mm),菌柄中、下部稍粗,类似针尖状,因此常称为“针尖菇”。
    发生原因:在子实体发育前期,生长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偏高,抑制菌盖的生长,形成针尖菇。
    防治措施:出菇场要建立良好的通风措施。瓶栽金针菇待原基形成后进行3~5天的幼菇形成培养,然后套袋,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1次进行换气。袋栽金针菇在于实体生长前期要加强掀膜通风,使袋内保持充足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菌盖的分化及菌柄的增粗。
    2 侧生菇
    主要症状:菇蕾不是从培养基表层出现,而是出现在侧面,即包壁。
    发生原因:在制作时栽培袋填料过于疏松,尤其是选用了分解速度较快的软质培养料,易引起局部培养基收缩,脱离包壁,在低温、光的刺激下,收缩处首先出现原基,由于受包壁的限制而产生畸形。
    防治措施:培养料装袋时适当填紧些。
    3 疲软菇
    主要症状:菇体疲软,无弹性,菌柄东倒西歪,不能直立。疲软发生部位常在菌柄中、下部,呈深褐色,菇体会慢慢萎缩死亡。
    发生原因:①出菇时温度偏高;②生长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太大;③菇体染病。这些都会破坏菇体正常代谢活动,导致细胞丧失生理功能而逐渐坏死。
    防治措施:出菇期尽量安排在低温季节,抓好幼菇培养管理,注意温、湿度及氧气调节,做好遮阳、降温工作。
    4 易开伞菇
    主要症状:菇体还没成熟,菌盖就早早地开伞。
    发生原因:①菌株品种不够优良;②栽培袋内出现细菌性污染,损耗营养,致使袋内营养不足;③栽培袋内小区域二氧化硫浓度偏低;④菇舍内空气湿度偏高,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选择优良菌株,严把灭菌关,菇房要定期消毒。调节好袋内二氧化硫含量,注意通风换气。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防治草菇死菇新技术

上一篇:

平菇夏季怎么栽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