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茶薪菇袋料栽培优质高产技术

2019-01-02 19:52:04浏览:39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茶薪菇学名杨柳菇,又叫茶树菇。是一种中高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广,适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它在降低胆固醇,利尿、健脾,治
茶薪菇学名杨柳菇,又叫茶树菇。是一种中高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广,适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它在降低胆固醇,利尿、健脾,治疗小儿低热、尿床等具有独特疗效。
    1、季节选择。茶薪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菌丝在8—34℃均能生长,但以22—26℃为宜;子实体分化温度为13℃—32℃,最适20℃—28℃。根据茶薪菇的温度特性,北方地区可在春秋栽培,南方省区可以常年栽培。但要掌握好“两条杠杆”:一是接种后40—50天内,当地气温不超过32℃;二是从接种日起,往后推60天进入出菇期,当地气温不超过30℃,不低于15℃。
    2、栽培方式。采用袋料室内层架栽培,也可在野外香菇棚夏季休闲期套栽。通过栽培袋解口增氧,促进出菇潮次,提高出菇率,这是目前栽培茶薪菇的一种新技术。
    3、培养基配方。阔叶树木屑及棉子壳等均可作培养料,生物学特性表明,茶薪菇生长需要丰富的氮源,因此,培养料中需加一定量的麦麸及玉米粉。
    4、配方比例。木屑培养基(木屑73%、棉子壳10%、麦麸皮15%、石灰粉2%),棉子壳培养基(棉子壳73%、木屑10%、麸皮10%、石灰粉2%)。
    5、菌袋生产。采用15厘米×30厘米聚乙烯塑料袋,培养料混均调含水量至60%左右,每袋装干料250—300克(湿重500—600克),袋口可不用颈圈,将袋口端下折即可,或用扎口绳绑好袋口。常压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5小时左右。
    6、出菇管理。接种后置于20—28℃下培养40—60天。菌丝发满袋后,料面逐渐分泌黄水,开始出现褐色斑块。此时要搬入菇房,解开袋口,增加菇房温度。约15天左右出现原基,在空间早晚喷水1次,保持相对湿度在85%左右,并加强通风、散射光,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加深色泽,提高商品率。
    7、病虫害防治。选用菌丝生长旺盛的菌种,提高自身抗逆能力;菌袋入棚前要剔除被杂菌污染的部分,单独出菇,防止交叉侵染;菇棚要经严格彻底消毒处理;出菇管理期要努力创造适宜菇体生长的环境条件,保持子实体的生长优势,增强自身免疫力;出菇期禁用有毒农药,以免影响食品安全。
    8、采收加工。茶薪菇子实体易脱落,潮次不明显,采收要适时,不可过熟,以免影响品质。成熟是以菌膜未破为标准,采后仍需加强光照和温度管理,促使再生二潮菇。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休闲豆制品的生产加工技术

上一篇:

盛夏种草菇应注意的问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