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合理设置温室防寒沟

2019-01-02 22:55:55浏览: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建设温室大棚当中,合理设置防寒沟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温室不设防寒沟,或者设的防寒沟不合理。有的防寒沟设置在棚外

在建设温室大棚当中,合理设置防寒沟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温室不设防寒沟,或者设的防寒沟不合理。有的防寒沟设置在棚外,有的在棚室前沿挖一个30厘米宽、40厘米深的沟,填上草。结果,设置之后不加管理,任人随意踩踏,失去了防寒的作用。

    防寒沟应该设置成防寒贮水调温沟,在整个棚室的四圈都要设置。首先,前沿的防寒沟不应该设置在棚外,而应该设置在大棚内的前沿,挖一道宽30~40厘米、深40厘米的沟,然后在沟底铺上旧薄膜,再用90厘米宽的双面薄膜(一种桶形塑料农膜),从东铺到西,这个薄膜就相当于一个管子,在这个薄膜管内灌满水。

    白天温室内前沿的温度比温室的后半部、中部要高2℃~3℃,而到晚上前沿的温度要比后半部低3℃以上,蔬菜容易形成冻害。管子内放满水,它白天吸热,不会让棚内前沿的温度过高。到了晚上,管子里的水会将白天蓄积的热量散发出来,起到显著提高前半部温度的效果,整个棚的温度就提高了。

    再一个好处就是将来浇水的时候,抽管子里的水浇地,浇的是温水,不会降低地温。防寒沟应该在这个薄膜管的前面挖,并盖上厚厚的草,最后盖大棚膜,在薄膜外面压上土,这样处理后,大棚膜上的水流下来会流到草中,草受潮之后会发酵,发酵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既起到保温效果,又能给棚内提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

    这样处理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前部土壤偏湿的问题。原来的大棚都是前部薄膜直接盖到地上,结果从薄膜上流下来的水,全部在前部土壤中蓄积起来。导致前部土壤过湿,最后造成前部作物霜霉病、灰霉病等疫病发生,病害进一步蔓延,就会传染整个大棚。

    另外,山墙和棚的后半部也要设置防寒沟,20厘米宽、30厘米深,用麦糠或者麦秸填满,还要踩瓷实,不必盖薄膜。这些草既可防止热量外传,又可以吸潮,还可以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这些草吸潮后同样能够发酵,释放二氧化碳,解决棚内二氧化碳不足的问题。所以,防寒沟一定要设在棚室内,不要设在棚室外,山墙、前沿都要设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美国的温室园艺

上一篇:

大棚设施的搭建与养护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