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抑制病害降低棚内湿度

2019-01-02 23:07:06浏览:3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棚内较高的湿度是诱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棚室内的湿度是防治病害流行的关键。所以,生产中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棚内较高的湿度是诱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棚室内的湿度是防治病害流行的关键。所以,生产中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通风降湿。分段通风是一种很好的通风方法,可随温度高低逐步调整通风口的大小,延长通风时间。上午拉起草苫子约一个小时后,开始通风。若温度低,通风口小,5厘米即可;若温度高,通风口大。下午,温度降低到25℃关小通风口,到20℃时关闭通风口。

全棚覆盖地膜,行间铺盖秸秆。全棚覆盖地膜可使地面蒸腾作用降到最小。盖严地膜后,基本不会有水气从地面蒸发进入空气中,减少了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覆盖地膜在定植后10-15天最好,此时定植苗缓苗结束,尚未进入迅速生长期。行间铺盖秸秆,可在湿度大的夜间吸收部分水分,在湿度较低的白天释放出水分,起到调控空气中水分的作用。

摒弃大水漫灌,采用滴灌和微喷。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既浪费水,又造成棚室内空气水蒸气过多,易引发病害。微喷等新的灌溉技术可使水快速地渗入土壤,减少了浇水量,降低了进入空气中的水量。在多种微灌技术中,微喷技术相对成熟。目前,每亩安装微喷灌溉系统的投资仅在600-1000元,实用性非常高。微喷灌溉系统可在覆盖地膜前将其铺到定植行间,接好水口即可,简单易行。

另外,保证喷药方式多样化,低温时多用烟雾剂和粉尘剂。冬春季节是病害的高发季节,喷药防病非常频繁。即使没有发生病害,每隔7-12天也要喷一遍保护性药剂防病。目前,菜农喷药多为喷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若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可消除喷药用水,避免棚内湿度的升高。

当然,调整昼夜温差可以降低空气中水分饱和程度。温度不同,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量相差很大。温度越高,空气中水饱和点也越高;反之越低。在高湿度的情况下,温度也决定了空气中水分的散失速度。在浇水之后,高温通风可以快速地散失掉棚内的水气,其效果好于早通风,温度提不起来的做法。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大棚黄瓜遇低温咋管理

上一篇:

野鸭养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