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稻鸭共育的技术要点

2019-01-02 23:22:24浏览:96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稻鸭共育应遵循其生态特点,发挥其生态优势,协调其生态要素,抓好其关键技术:一、创造稻鸭共育的生长环境。要选择排灌方便、水
稻鸭共育应遵循其生态特点,发挥其生态优势,协调其生态要素,抓好其关键技术:
一、创造稻鸭共育的生长环境。要选择排灌方便、水质洁净的稻田进行稻鸭共育。按每10—12亩划成一片,四周用尼龙网或遮阳网围成围栏,防鸭子外逃和遭受天敌伤害。每片靠田角搭建5—6m2风雨棚,挖好畜水池,供鸭子躲避、喙毛、补饲及起捕等用。提倡放养细绿萍,安装频振式灭虫灯,增加鸭子的食物来源。
二、选择二、实行水稻宽行种植。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的米质较优、丰产性好的水稻品种。如晚稻品种嘉991、浙嘉一号、秀水09、甬优3号等。双季晚稻实行宽行移栽,行距在20cm以上;单季晚稻改散直播为条点播,亩用种量2.5—3kg,亩基本苗6—8万,营造有利于鸭子活动的空间。
三、适时适度放养鸭子。鸭子要选用活动能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以绍兴麻鸭、半番鸭为好。移栽稻在栽后一周放鸭为适;直播稻在四叶一心期放鸭为宜,每亩放养密度为12—15只。放养前鸭子要育雏12—15天,注射好疫苗。在放养初期(7—10天)、育肥期(上市前10—12天)适量补饲,以提高鸭子商品性。
四、简化肥水管理和植保技术。在施肥上,减少总肥量,调整施肥方法。总用肥量可减少20—30%。基肥适当增加用量,做到氮磷钾配合。苗肥适当早施,在放鸭前施下。减少中期用肥量,稻鸭共育期间一般不施肥。穗粒肥在鸭子起捕前后补施。一般基苗肥亩施N 10kg、P2O5 0—2kg、K2O4.5kg,穗肥在倒二叶露尖时每亩追施N:P2O5:K2O为15:15:15的复合肥7.5—10kg,以促进幼穗发育,提高分蘖成穗,为穗大粒多打好基础。水浆管理实行浅水长管,活水轮灌,一般不进行搁田。在植保技术上,移栽稻不需化学除草,直播稻仅需进行土壤封闲处理。病虫防治重点在水稻幼苗期和齐穗后,稻鸭共育期间可减少防治次数,如二化螟和纵卷叶螟为害严重,可用锐劲特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细喷雾防治。
五、及时捕鸭。水稻灌浆至稻穗下垂时,鸭群就会喙食稻穗上的饱满谷粒,必须及时把长足个体的鸭子起捕上市,未到商品期的鸭子转移饲养。由于绍兴麻鸭的生长期在60天左右,如单季晚稻提早到5月中旬播种,可套养二批鸭子,进一步提高效益。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蓖麻蚕饲养技术要点

上一篇:

降低蔬菜棚室内湿度三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