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夏季肉鹅育肥新技术

2019-01-03 09:08:12浏览:94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夏季圈舍闷热,肉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严重地影响了肉鹅的生长和肥育。若采用以下速肥技术,60—70日龄即可上市
夏季圈舍闷热,肉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严重地影响了肉鹅的生长和肥育。若采用以下速肥技术,60—70日龄即可上市。
    
    一.降温防暑 使肉鹅生活在26℃以下的环境中
    
    1.在圈舍离鹅体2米左右的高处,用1.5—2.5厘米厚的白色泡沫塑料板做一层天花板,由于塑料板的隔热作用,可使圈舍温度下降2℃—4℃。
    
    2.在圈舍的屋面上覆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稻草,麦秸或草苫,并洒上凉水,保持湿润,可防止热量被吸入圈内。
    
    3.在圈舍的向阳面、门窗口和活动场地上搭凉棚遮荫。
    
    4.在圈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援植物,让藤蔓爬满墙壁、房顶和凉棚,减少太阳辐射热传入圈舍。
    
    5.在圈舍四周的地面上栽花种植牧草或草坪,减少辐射热和反射热。
    
    6.将圈舍的外墙壁用生石灰水或白色涂料刷白,房顶覆盖白色物料,增强光的反射作用,减少圈舍对热量的吸收。
    
    7.在圈合内安装风扇,强行排出合内的暑热浊气,加强空气流通。
    
    8.每天中午高温时,用刚打上来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冲洗房顶和外墙壁,增加散热量。
    
    9.中午高温时,用喷雾器将新鲜、清凉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对圈舍空间喷雾,可使圈内温度下降3℃—6℃。一般视天气状况,每隔2—4小时喷雾一次。
    
    10.降低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7只为宜。
    
    二.选好雏鹅
    
    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品种,要求雏鹅头大、背宽、嘴阔,眼睛明亮有神,反应灵敏,叫声洪亮有力,举止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柔软平坦;绒毛黄松洁净、密而长且干燥,富有光泽,并密附体躯;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时,双腿迅速收缩,被抓时挣扎有力。对歪头、瞎眼、跛足、大肚脐、血脐、针脐、眼睛无神,叫声尖而低等弱残雏鹅应予以淘汰。
    
    三.精养雏鹅
    
    刚出壳的维鹅在采食前,可在每100毫升0.05%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红糖3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清肠消毒。然后,用切细的鲜嫩的菜叶(最好是莴笋叶)放在手中逗食、诱食,当有七成以上鹅争食时,就可将菜叶分次匀撒在干净的草席或塑料布上,让其自由采食,2小时喂一次;2日龄—4日龄的雏鹅,白天喂4次—5次,夜喂2次,每次喂七八成饱。5日龄—10日龄的雏鹅,消化能力增强,可逐渐增加饲喂次数,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11龄—20日龄的维鹅,饲喂次数可减到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并适当放牧;1日龄—20日龄的饲料配方(%);(1)玉米粉50、鱼粉8、豆饼10、麦麸15、草粉15、骨粉0.7、食盐0.3、生长素1;(2)玉米粉50、鱼粉7、花生麸20、米糠20、统糠10、生长素1、坑生素及多种维生素0.5、贝壳粉0.5、骨粉0.5,食盐0.5。21—30日龄的雏鹅,体质增强,消化能力进一步提高,白天喂3—4次,并适当延长放牧时间,夜间喂l次。21日龄—30日龄的饲料配方(%):玉米粉35、麦麸15、草粉18、蚕蛹15、菜籽饼15、骨粉0.7、食盐0.3、生长素1。
    
    四.养好中鹅
    
    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以放牧为主,适当补充精料。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选择牧草丰富、鲜嫩、草质优良未受污染而又靠近水源的地方放牧。确保鹅每天都能吃到丰富鲜嫩的青料。放牧时赶鹅速度要适中,既不要太快又不要太慢,保证每只鹅都能吃饱。放牧中先让鹅同时吃饱后再游泳,每次游半小时,上岸休息0.5—1小时,再继续放牧,收牧前让鹅洗澡1次,并在舍外休息,补料后再赶入圈舍。补饲量视草情、鹅情而定。一般每日每只补饲配合饲料l00—200克。补料配方(%);玉米粉20、鱼粉4、花生麸4、米糠10、统糠60、生长素及抗生素1、食盐0.5、骨粉0.5。配合饲料与青料以2∶8的比例配成年干半湿状饲料喂给。
    
    五.快速育肥
    
    肉鹅主翼羽长出,体重达1.5—2公斤时即可采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20天左右的强度催肥,鹅体重可达4—6公斤。育肥方法有:
    1.舍饲育肥法。这种方法是把中鹅赶到光线很暗的育肥鹅舍,限制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饲料配方(%):前期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豆类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l、食盐0.5。将配合饲料加水拌湿,每天喂4次,供足饮水。喂后放鹅下水洗浴,并增喂一次夜食。
    
    2.上棚育肥法。用竹料或木料搭一个棚架,架底高地面的60—70厘米,以便于清粪。棚架四周围以竹条、竹竿或木杆。食槽和水槽挂于栏外,鹅在两竹条(木杆)间伸出头来觅食、饮水。为了限制鹅的活动,可在棚架上再分别隔成若干个小栏,每栏以10平方米为宜,每平方米养鹅3—5只。饲料配方(%):玉米35,油枯10、小麦20、米糠20、麦麸10、贝壳粉4。日喂3—4次,每次吃饱为止,最后一次在晚上10时限饲,整天应供给清洁饮水,每次喂食后可喂些青料。
    
    3.圈养育肥法。用竹料或木料做围栏、栏的大小不超过鹅的两倍,栏高0.6米,每平方米养4只。饲槽和饮水器放在栏外,与其他药物之间相混合时有时能产生配伍禁忌应设法避免,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四环素最好单独使用,它与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等都有配伍禁忌,此外亦不宜与氢化的可松、碳酸氢钠、氨茶碱配伍,其他最好单用的抗菌药有氯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
    
    (2)青霉素、G钾盐不宜与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并用,亦不宜与氯丙嗓、碳酸氢钠、红霉素、微生素C等相混合。
    
    (3)磺胺类药物特别是复方增效磺胺制剂与多种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氯丙嗪、微生素C、B等)产生配伍禁忌用时亦单独注射。
    
    七.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获得相加作用(药效为两种药的总和)或协同作用(药效较相加作用更好),其主要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反应、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但有时也会产生领顾现象和增强毒反应,只有在严重的感染或败血症及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联合用药。目前抗菌药物可分为囊殖期杀菌剂(包括青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静止期杀菌剂(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决效制菌剂(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慢效制菌剂(磺胺药等)四种,其中繁殖期杀菌剂和静止期杀菌剂、静止期杀菌剂和快效制菌剂会用常会获得协同作用,快效制菌剂和侵效制菌剂会用一般可获得相加作用,慢效制菌剂对繁殖期杀菌剂无重大影响,但在决效制菌剂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会迅速被阻断,致使胞浆体积不增大而胞壁的合成和自溶现象也不发生,因此对繁殖期杀菌剂的药效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并产生颉颃现象,此外同类型抗菌药物也考虑合用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合用、链霉素和多粘菌素合用等,但作用机理或成份相同的(特别是氨基糖苷类)不宜合用以免增加毒性。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鸡在产蛋旺期不要接种疫苗

上一篇:

治“僵猪”妙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