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针灸疗法在猪病防治上的四应用

2019-01-03 14:42:53浏览:5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针灸疗法是传统兽医防治畜禽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包括针术和灸术两方面。治疗猪病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白针疗法该疗法所

针灸疗法是传统兽医防治畜禽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包括针术和灸术两方面。治疗猪病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白针疗法

该疗法所刺穴位一般在肌肉比较丰满处、脊稚骨之间、关节骨等没有粗密血管分布处。针刺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穴位分为三种:直刺(针与猪体表呈90度)、斜刺(针与猪体表呈30~45度)和平刺(针与猪体表呈15~25度)。针刺深度依猪的大小而定。针感反应依靠准确刺穴和行针手法获得,也可通过猪是否出现拱腰、翘尾、局部肌肉收缩和皮肤颤动等现象来确定。白针疗法常用于消化系统病症,肌肉闪伤、扭挫,外周神经麻痹,母猪不孕及点刺黄肿使黄水、毒液外流等。

二、血针疗法

血针疗法又称红针、刺血法。小宽针刺血,一般情况下针刃应与血管的走势平行,以防止切断血管。血针穴位一般比较浅,入钟0.5毫米左右即可出血。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对患热性病、肿痛性病、中毒病的猪及膘肥体壮的猪可多放一些,如一次多个穴位共放血100毫升左右。针刺出血后,一般可自行止血,也可在达到一定出血量后压迫止血。血针疗法具有保健保膘、泻热开窍、止痛解痹、消黄散肿、泻毒等功能,常用于热性疾病,如治疗猪感冒、中暑、中毒等。对某些体弱肚大的“僵猪”,挑刺八络穴8针后有促进长膘的效果。

三、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法,是用可肌肉注射的药液直接注入穴位和痛点的疗法。用于水针疗法的工具为普通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一般白针穴位都适用于水针,临床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适宜的穴位。如治疗眼病选太阳穴,治疗消化道病选后海穴、脾俞穴,治疗呼吸道病选苏气穴、肺俞穴等。每次取1~3个穴位为好。针对不同疾病选取药液,用量为一般肌肉注射的1/5至1/3,一个穴点注射3~5毫升药液为宜。水针疗法常用于治疗外伤跛行、风湿症、神经麻痹、便秘、胎衣不下、脱肛、眼病等。

四、卡耳(尾)疗法

卡耳(尾)疗法即将药物埋入猪耳部的卡耳穴(尾部的卡尾穴)治疗猪病的方法,也叫黄疗法,是利用针刺和药物诱导,把猪体内的内黄症诱导出来,激发肌体的抗病能力。卡耳(尾)疗法中常用的药物是蟾酥和砒石。在卡耳(尾)穴处用宽针平刺皮下,挑起皮肤形成一皮下囊,将蟾酥或砒石塞入囊中,卡药处会红肿或溃烂,这对猪的生长无多大影响。卡耳时,一次只能卡一只耳,如需第二次卡,则需要在第

1次卡药后1周再卡第二只耳,最多只能卡2次。猪慢性病,如喘气病、流感和某些病的慢性期,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可用卡耳(尾)疗法。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治疗猪败血性链球菌病

上一篇:

这些饲料莫喂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