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榛鸡疫病的防治措施

2019-01-03 15:09:35浏览:5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榛鸡较其他禽类易感染疾病,而且死亡率较高。因此,疫病防治好坏关系到榛鸡饲养的成败,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霍乱病(巴氏杆菌病)花
榛鸡较其他禽类易感染疾病,而且死亡率较高。因此,疫病防治好坏关系到榛鸡饲养的成败,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霍乱病(巴氏杆菌病)花尾榛鸡极易感染此病,且死亡率较高。目前的禽霍乱疫苗不能有效地预防该病,发病时可分离细菌,制备自家油乳剂灭活苗或蜂胶灭活苗效果良好。发病后可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饲料或饮水中可加入预防用药物,如磺胺药物,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和喹乙醇等都对此有较好的效果。烟曲霉菌病榛鸡易感烟曲霉菌病,幼雏尤易感,常呈急性暴发,死亡率在90%左右,成鸟多为散发。1.症状 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常蹲缩一角呆睡。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时胸腹起伏明显,有的鸟甩鼻子,排绿色稀便,肛门周围粪染。常在肺、气囊、气管形成小米粒大小的灰黄色霉菌性结节。一般发病后2—3天死亡。本病症易与白痢、传染性支气管炎、开嘴虫病、结核病、大肠杆菌引起的肉芽肿混淆,要注意区分。2.防治 本病应从预防入手,舍内要保持干燥,铺垫物要经常更换,要事先晒干或用紫外线照射后应用。地面、食槽和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发霉的饲料绝不能喂。定期让榛鸡饮用1/3000的硫酸铜水溶液或5/1000的碘化钾溶液,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或每千克饲料加入50万—100万国际单位制霉菌素,连用3—5天;克霉唑0.02%—0.05%拌料,连用5—7天。耶新氏伪结核病雏榛鸡易感染此病,死亡率达80%—90%。主要传染媒介为鼠类,如田鼠、山鼠和花鼠等。本病常与球虫病合并发生。主要症状是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死亡后剖检,可见盲肠干酪样肿胀坏死,在28℃下镜检,可见到带有鞭毛活动的伪结核病菌。常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磺胺类药物预防或笼养防止鼠害以预防本病。球虫病榛鸡对此病易感,尤其是幼雏,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为病鸡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离群呆立,采食量降低或完全不采食,4—5天内体重减轻50—100克。粪便为黄色或黄白色,甚至有的为红褐色。大约持续4—5天后死亡。本病治疗效果不佳,应以预防为主,要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尽量减少榛鸡与粪便的接触,保持地面、食槽和饮水器的清洁,并定期消毒。常应用球虫灵、盐霉素、马杜拉霉素或氯苯呱等预防或治疗本病。每千克榛鸡饮水中加入30毫克复方敌菌净,连用3天,停2天,再换氯苯呱,球痢灵等拌饲料,连喂3天一个疗程。对严重下痢而不采食的用滴管直接投服。复方敌菌净效果好,但复发率高,要与其他抗球虫药交替使用,才能控制发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蓝耳病免疫的机制

上一篇:

果园养鸡鸡肥树壮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