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雏鸡的生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2019-01-03 22:48:02浏览:8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育雏期是蛋鸡生产中比较难养的阶段。了解和掌握雏鸡的生理特点,对于采用科学的育雏方法、提高育雏效果极其重要。体温调节能力差

育雏期是蛋鸡生产中比较难养的阶段。了解和掌握雏鸡的生理特点,对于采用科学的育雏方法、提高育雏效果极其重要。

体温调节能力差

雏鸡个体小,自我产热少,绒毛短,保温性能差,其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自我体温调节能力低,体温调节能力到3周龄末才趋于完善。育雏期要有加温设施,并在接鸡进舍前两天开启增温设施,使鸡舍温度达到32℃为宜。

代谢生长迅速

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和呼吸频率很快,需要及时补充代谢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并保证鸡舍新鲜空气供应。这就要求必须供给营养完善的配合饲料,创造有利的采食条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和采食时间,配料时应注意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添加,以免因长期缺乏而引起疾病。

消化吸收食物能力差

雏鸡消化道细短,容积小,每次采食量小,食物通过消化道快;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腺发育不完善以致消化酶分泌量少、活性低。因此雏鸡饲喂要少吃多餐,增加饲喂次数。雏鸡饲料营养浓度应较高,粗纤维含量不能超过5%,饲料颗粒要适宜,必要时可添加消化酶制剂。

自身免疫保护能力差

雏鸡的免疫系统功能低,容易受各种传染病感染。此外,雏鸡胆小、躲避意识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异响、陌生人进舍、光线突变易造成惊群,出现应激反应,极易遭受老鼠、蛇、狗等伤害,且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压伤、踩伤、夹挂等意外伤亡。因此,在育雏期应做好免疫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工作,增强雏鸡免疫力。另外要确保雏鸡鸡舍环境稳定及饲养人员固定。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羊病常见的用药误区有哪些

上一篇:

家禽蛋白质及氨基酸缺乏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