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后备母猪选育与饲养管理诀窍

2019-01-04 08:59:37浏览:31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猪繁育体系育种场的功能纯种选育提高、培育新品系;为繁殖场提供优良纯种公和母猪;为商品场提供优良终端公猪;为人工授精站提供

猪繁育体系


育种场的功能


纯种选育提高、培育新品系;为繁殖场提供优良纯种公和母猪;为商品场提供优良终端公猪;为人工授精站提供优良种公猪。总结成一句话:使其“生得多、死的少、长得快、繁殖好”。


主要的杂交方法


目前主要的杂交方法包括: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四元杂交、终端杂交、终端轮回杂交,不同杂交方法的优缺点不同:


二元杂交优点:能获得最高的后代杂种优势、方法简单;缺点:得不到父本、母本杂种优势。


三元杂交优点:能获得最大母本和子代杂种优势;缺点:必须保证用来生产杂交母本的纯种猪、不能得到父本优势。


四元杂交优点:获得最高父本、母本和子代杂种优势;缺点:必须保持用来生产杂交公猪及母猪的纯种猪。


杂交方法与疫病控制


目前杂交方法:终端杂交+承前启后


改变现有终端杂交模式为长大轮回杂交模式或者终端轮回模式进行杂交生产。如果市场特别强调瘦肉率,则可以采用终端轮回杂交。


理由:


1、避免后备母猪的持续引进,降低疫病风险。


2、每个世代引入最优秀的公猪精液,使遗传潜力稳步提高


3、减少原种猪场的数量、促进尤甚劣汰


4、减少繁育体系的层次,提高遗传扩散速度


后备猪选种选配


父系猪与母系猪


父系猪:参与生产父母代公猪的品种或品系,如杜洛克和皮特兰。


母系猪:参与生产父母代母猪的品种或品系,如长白猪和大白猪。


父系猪的育种目标:配种能力强,四肢健壮,精液品质良好;生长速度和瘦肉率高,大量瘦肉分布在经济价值高的部位;可允许为氟烷敏感基因的杂合子(Nn)。


母系猪的育种目标:繁殖力高,母性强;食欲良好,适度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不携带氟烷敏感基因即要求基因型为NN。


种猪群的选种和选配


种猪的选种和选配是实现猪群遗传改良的两个基本途径。


选种:将遗传上优秀的个体选出来繁殖一代,使得下一代的平均值能够优于上一代;


选配:避免群体的过渡近交而导致近交衰退,同时增加下一代极端优秀个体出现的机会。


选种:后备猪的选种采用4个阶段法:


1.哺乳阶段选择:窝选+个选。


2.保育结束阶段选择:窝选+个选,每窝至少有一公两母进入到个体性能测定;选择每窝中体格健壮、没有遗传缺陷的个体。


3.测定结束阶段选择:个选,按照综合指数排队,选择指数最高的个体;此外,还要进行体型外貌评定。


4.配种和繁殖阶段选择:选择健康与繁殖性能好的个体,当合格留种公猪综合选择指数超过上一代种公猪时,参加配种。


选配:后备猪的选配包括:品质选配和亲缘选配。


后备猪的选择


一般采用4个阶段选择法:哺乳阶段选择、保育结束阶段选择、测定结束阶段选择、配种和繁殖阶段选择。


第一次选择:哺乳阶段选择(窝选+个选)


窝选的标准


长白、大白母猪:窝产活仔不少于10-11头。


杜洛克母猪窝产活仔7-8头以上。


母猪按实际胎次、断奶天数和断奶窝活仔数校正到21日龄窝重(泌乳力)。


长白、大白母猪校正21日龄窝重不少于55公斤。


杜洛克校正21日龄窝重不少于50公斤。


个选的标准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窝中,每窝挑选健康、活泼、乳头排列和发育良好(6对以上)、体型外貌没有损征、体重较大的仔猪。


断奶时每窝挑选2公3母仔猪。


做好标记。


原窝培育或集中保育。


第二次选择:保育结束阶段选择


窝选+个选:


每窝至少有1公2母进入个体性能测定。

 


每窝中体重大、体格健壮、没有遗传缺陷的个体。


第三次选择:测定结束阶段选择


个体选择(标准:指数+体型外貌)


按综合指数排队,选指数最高。


体型外貌评定。


第四次选择:配种和繁殖阶段选择


选择的标准(健康+繁殖性能):


留种公猪和母猪采血样进行猪瘟和伪狂犬等病原检测,阳性猪不留。


种公猪进行精液检查,不合格不留;


母猪连续两次配种返情的不留;


合格留种公猪综合选择指数超过上一代种公猪时,进入种猪群,参加配种。


种猪的选配


以随机交配(即公母猪之间完全随机地交配,不考虑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生产性能为基准),分为品质选配(性能选配)和亲缘选配两种方式,两者之间侧重点不同,但又有所联系。


品质选配


根据公、母猪的生产性能(以遗传评估结果来衡量)来选择性的交配,又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


同质选配是选择某一性能相近的公、母种猪进行交配


异质选配是某方面性能优秀的公猪配该方面性能较差但另外一些性能较好的母猪。


亲缘选配


如果双方间存在亲缘关系,称为近亲交配(近交)。


有意识地避免某种程度的近交,称为远亲交配(远交)。


亲缘关系可以用亲缘系数来度量。全同胞之间亲缘系数为0.5,半同胞之间亲缘系数为0.25,亲子之间亲缘系数为0.5。


由近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近交个体。


近交的好处与坏处


近交在揭露有害基因、保持优良个体血统、提高猪群同质性、固定优良性状及培育实验动物都是有效甚至是必须的手段。


对于多数性状,尤其是遗传力较低的性状(如产仔数、断奶仔猪数等),近交会造成近交衰退。


在现有瘦肉型种猪改良选育中,由于群体规模的限制,近交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选配来控制近交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后备猪的饲养


对新引进后备种猪先隔离,隔离期45天左右。


注射疫苗。后备母猪配种前4周注射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疫苗,分娩前2周注射仔猪黄痢、伪狂犬疫苗;后备公猪配种前4周注射细小病毒、猪瘟、丹毒疫苗。


注重配种猪群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正常发情、排卵、受胎,提高种公猪的种用性能,注意配种前后猪群的保健,注意配种技术、妊娠鉴定。


保证母猪的正常发情与排卵,保证适宜的繁殖状态、对母猪进行短期优饲及催情。后备母猪初情期为200天,适配日龄为220天-240天,适配体重为120kg-140kg,适配膘情为18mm-20mm。短期优饲方法为根据膘情,日喂精料2.7kg-3.2kg,按体重添加0.4%-0.7%的动物油脂。膘情差的母猪短期优饲效果明显。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最新养猪经验大汇集

上一篇:

家禽常见敏感药物有哪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