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胚胎孵化与维生素

2019-01-04 09:46:47浏览:9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核心提示:在孵化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胚胎死亡的分布比较有规律。从曲线可以看出有两个死亡高峰,第一次是在孵化的3-5天,死胚数

核心提示:在孵化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胚胎死亡的分布比较有规律。从曲线可以看出有两个死亡高峰,第一次是在孵化的3-5天,死胚数占全部死胚的15%;第二次是在孵化的18-20天,死胚数占全部死胚的50%。

在孵化条件正常的情况下,胚胎死亡的分布比较有规律。从曲线可以看出有两个死亡高峰,第一次是在孵化的3-5天,死胚数占全部死胚的15%;第二次是在孵化的18-20天,死胚数占全部死胚的50%。

高孵化率鸡群,鸡胚多死于第二高峰;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高峰死亡率大致相似,第二高峰稍高。第一死亡高峰正是胚胎生长迅速、各种胚膜相继形成但尚未完善之时,胚胎对外界环境变化很敏感。第二死亡高峰则处于胚胎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此时胚胎生理变化剧烈,需氧量剧增,自温猛增,传染性胚胎病的威胁更突出,对孵化环境要求高,一些较弱的胚胎不能顺利破壳而死亡。

胚胎死亡与维生素缺乏有密切关系,从而影响孵化性能,并且影响雏鸡质量及育雏前期的成活率和雏鸡发育,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胚胎缺乏维生素A时,胚胎异位的发生率提高,循环系统发育异常。胚胎可能在孵化期第一周内死亡,或可存活到孵化期结束但无力出壳,或者虽然可以出壳但会很快死亡。如母鸡体内缺乏VA,雏鸡在出壳后1周左右即出现症状。检测发现,健雏比弱雏肝脏中VA的含量能高3倍以上。

母鸡体内维生素D储存量不足时,导致雏鸡发育迟缓和软骨症,表现育雏期瘫鸡和腿病。通常伴有蛋壳品质降低如蛋壳空隙改变等。检测发现,健雏比弱雏肝脏中VD的含量能高2倍以上。试验表明,给种鸡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能够促进胚胎发育和提高孵化率;育雏期有效预防瘫鸡,可减少雏鸡死亡率1-3%。

VE缺乏,1-3天胚胎早期死亡,可见脑软化和渗出性素质。雏鸡需要较高的VE,出壳前几天的需要通过种鸡转化给它,检测发现,健雏比弱雏肝脏中VE的含量能高2倍多。育雏期要注意补充VE。

维生素K缺乏,雏鸡出壳时出血、流血,1日龄雏鸡断喙时出血过多。

硫胺素(B1)缺乏,出现两个阶段性胚胎死亡,一个在早期,另一个在19-21天。落盘时雏鸡大批死亡,但畸形鸡很少。出壳10-14天的鸡死亡率较高,雏鸡注射硫胺素后很快使病情得到好转。一些消毒剂、抗球虫剂和劣质鱼粉会加剧硫胺素的缺乏。最近的研究证明,当某些镰刀霉菌存在时,霉菌对维生素B1(硫胺素)的利用和破坏容易造成硫胺素的缺乏,硫胺素的需要量提高。

生物素是保持胚胎正常发育及孵化率所必须的,蛋内缺乏生物素会导致孵化的第一、第三周的死胚率有所增加,外补充生物素可解决蛋内缺乏问题。缺乏生物素主要是降低孵化率,但对产蛋影响不大,孵化第一周出现胚胎死亡率高峰并持续3天。日粮中生物素不足或缺乏,将导致孵化前5天或17天后的死亡高峰有所增加,软骨营养障碍或短肢,短骨及鹦鹉喙等,可见骨骼畸形和喙弯曲。

核黄素(B2)缺乏,9-14或17-21天胚胎大量死亡,胚胎出现水肿和或棍状绒毛,雏鸡爪极度弯曲。

叶酸缺乏或不足可导致的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补充添加叶酸可提高蛋重及出壳重,同时种蛋贮存期延长会导致胚胎缺乏叶酸。

维生素B12缺乏,约8-14天出现胚胎死亡,常伴有水肿、曲爪和短喙。

泛酸缺乏,未出壳的雏鸡皮下出血。

种鸡维生素充足,孵化好的情况下,入孵蛋孵化率可高达87%,受精蛋孵化率可高达92%,健雏率可高达98%,无精蛋不超过4-5%,头照死胚低于2%,二照死胚低于2-3%,移盘后死胚低于6-7%。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日本对虾收获与加工

上一篇:

农民初学养羊应掌握哪些科学知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