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鳝的起捕、暂养与运输

2019-01-04 09:50:11浏览:54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黄鳝的起捕1.排水翻捕 把池中水排干,从池的一角开始翻动泥土,不要用铁锹翻土,最好用木耙慢慢翻动,再用网捞取,尽量不要

(一)黄鳝的起捕

1.排水翻捕 把池中水排干,从池的一角开始翻动泥土,不要用铁锹翻土,最好用木耙慢慢翻动,再用网捞取,尽量不要让鳝体受伤。起捕率高达98%。

2.网片诱捕 用2-4平方米的网片(或用夏花鱼种网片)置于水中,网片正中置黄鳝喜食的饵料。随后盖上芦席或草包沉入水底,约15分钟后,将四角迅速提起,掀开芦席子或草包,便可收捕大量黄鳝,起捕率高达80%-90%。

3.鳝笼网捕 用带有倒剌的竹制鳝笼若干个,其内放一些鲜虾、小鱼、猪肝等诱饵,放置在池底水中,夜晚半小时左右取一次。一般可捕获70%-80%。

4.钩捕 可用黄鳝最喜欢的蚯蚓作钓饵。找到黄鳝洞后,将带饵的钩伸到其穴洞内,待黄鳝吞饵后将其迅速钓出,动作要快,拉出水面后立即将黄鳝放入鱼篓内。

钓黄鳝的钩有四种:

(1)硬钩 用自行车辐条等废钢丝磨制而成,后端加上一段竹筷做的柄即可使用。

(2)软钩 制钩材料同硬钩,钩长4-5厘米,只是钩柄较长,钩柄最好用藤条(宽约0.5厘米)做成。

(3)软硬钩 在软钩的基础上,加长藤条,约长30-40厘米。藤条一头是钢钩,另一头是长20厘米,呈鼠尾状的竹梢。使用时将竹梢尖与钩体平行插进装在钩上的蚯蚓,起到硬钩作用,黄鳝一旦咬钩,竹梢与钩立即脱离,则能发挥软钩的长处。

(4)线钓钩 用三号或四号缝衣针、维尼龙线和竹扦制成。缝衣针弯成钩状,竹扦长约20厘米。维尼龙线一端扎住吊钩(缝衣针)中间,线的另一端扎在竹扦上。诱饵穿在吊钩上。傍晚,把装好的吊钩放入富有水草的河边水底,竹扦牢固地插河岸上,2-3小时后或第二天早晨收回钓钩。用钩捕黄鳝,回捕率在50%-70%,劳动强度较大。
 
5.草包张捕 把饲料放在草包内搁在平时喂食的地点,黄鳝就会钻入草包,将草包提起即可捕捉到黄鳝。

6.扎草堆捕鳝 用喜旱莲子草或野杂草堆成小堆,放在岸边或塘的四角,过3-4天用网片将草堆围在网内,把两端拉紧,使黄鳝逃不出去,将网中草捞出,黄鳝即落在网中。草捞出后,仍堆放成小堆,以便继续诱黄鳝入草堆然后捕捞。这种方法在雨刚过后效果更佳。

7.迫聚法捕鳝 迫聚法是利用药物的刺激造成黄鳝不能适应水体,强迫其逃窜到无药性的小范围集中受捕的方法。

(1)茶籽饼(茶枯) 茶籽饼含皂甙碱,对水生动物有毒性,量多可致死,量少可迫使逃窜。每亩水田用5公斤左右。茶籽饼应先用急火烤热、粉碎,颗粒不大于1厘米,装入桶中沸水5升浸泡1小时备用。

(2)巴豆 药性比茶枯强。先将巴豆粉碎,调成糊状备用。每亩水田用250克,用时加水15公斤,用喷雾器喷洒。

(3)辣椒 选最辣的七星椒,用开水泡1次,过滤;再用开水泡1次,过滤,取两次滤水,用喷雾器喷洒,每亩水田用滤液5公斤。

迫聚法可分为流水和静水两种迫聚法。

流水迫聚法用于可排灌的稻田。在田的进水口处,做两条泥埂,长50厘米,成为一条短渠,使水源必须通过短渠才能流入田中,在进水口对侧的田埂上开2-3处出水口。将迫聚物质撒播或喷洒在田中,用耙(耙宽1米,用10厘米长圆钉制成)在田里拖耙一遍,迫使黄鳝出逃;如田中有作物不能耙时,黄鳝出来的时间要长一些。当观察到大部分黄鳝逃出来时,即打开进水口,使水在整个田中流动,此时黄鳝就逆水游入短渠中,即可捕捉,分选出小的放生,大的放在清水暂养。

静水迫聚法用于不宜排灌的田。备半圆形有网框的网或有底的浅箩筐。将田中高出水面的泥滩耙平,在田的四周,每隔10米堆泥一处,并使其低于水面5厘米,在上面放半圆形有框的网或有底的箩筐,在网或箩筐上再堆泥,高出水面15厘米即成。将迫聚物质施放于田中,药量应少于流水法,黄鳝感到不适,即向田边游去,一旦遇上小泥堆,即钻进去。当黄鳝全部入泥后,就可提起网和筐捉取。此宜傍晚进行,翌晨取回。

8.幼鳝捕捉 池中饲养的幼鳝需要移到别的池中,每一平方米可以放3-4个干枯的丝瓜筋,过一会幼鳝就会自动钻进去,用密眼网或其他较密的容器装丝瓜筋,就可把幼鳝捕捉起来。

(二)黄鳝的暂养和运输

商品黄鳝在市场销售或装运出口之前,都要有一个暂养过程。如果不暂养或暂养措施不当,在运输中会大批死亡,死亡率达90%左右。下面讲讲黄鳝的暂养和运输方法。

1.暂养 暂养黄鳝的容器主要有水缸、木桶、水泥池。其中水缸、木桶既适于收购站使用,也适于家庭暂养使用。容量为60公斤的缸或桶,气温23-30℃时,可贮存黄鳝30公斤,另加清水25公斤,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用下列一种安全措施。

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一次(48小时后成活率96%)或在开始时和24小时后各施放青霉素30万单位(48小时成活率90%)。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每隔3-4小时需用手或小抄网,伸入容器底部朝上搅动一番,使体弱的黄鳝不致长时间压在底部而死亡。在后种情况下,如果暂养时间需要延长,则应在48小时内彻底换水一次,并再次投药。
 
在暂养缸、桶、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泥鳅,可提高黄鳝的暂养成活率。

2.运输 黄鳝的运输方法应根据数量的多少和交通情况,分别采用木桶

装运、湿蒲包装运、机帆船装运或尼龙袋充氧装运等。不论哪种装运方法,起运前都必须将病、伤的黄鳝剔出,同时要认真检查一下运输途中的用具是否完备。

(1)木桶装运 木桶的优点是,既可作为收购、暂养的容器,又适于车、船运输,装卸、换水等操作管理也比较方便。这样,从收购、运输到销售不需要更换容器,既省时又省力,所以通常用木桶装运。桶的规格是圆柱形,用1.2-1.5厘米厚的杉木板制成(忌用松板),高67厘米,桶口直径50厘米,桶底直径46厘米,桶外三道箍,附有两个铁耳环,以便于搬运。桶口用同样的杉木板做盖,盖上有若干条通气缝。水温在25-30℃,加水20-25公斤为宜;天气比较闷热时,每桶的装载量应减至15-20公斤。途中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定时换水,经常搅拌。气温较高时,每隔2-3小时就需换一次水,换的水以清净的活水(如江水、河水)为最好。

(2)蒲包装运 如果黄鳝数量不多,途中时间在24小时以内,可采用蒲包装运。蒲包应洗净、浸湿,每包盛装25-30公斤,再连包装入箩筐或水果篓中,加上盖,以免装运中堆积压伤。气温较高的季节,应在筐上放置冰块,以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在11月中旬前后,用此法装运,如果能保持湿润(不用冰块),3天左右一般不会发生死亡。

(3)机帆船装运 如果黄鳝数量较大,途中时间在24小时以内,又有水路通航时,可直接用机帆船船舱装运。黄鳝和水的比例为1∶1,即1公斤黄鳝1公斤水。这种装运方法,不但运费低,而且成活率高,可达95%以上。但要注意,凡是运过柴油、汽油、桐油或当年上过桐油的船,都不能装运黄鳝。凡运过石灰、食盐、辣椒、化肥、农药等有毒或刺激性较强的物质的船,未经彻底清洗,也不可装运黄鳝。另外,每隔一定时间需赤脚下舱底部将底部的黄鳝翻上来(应事先剪去脚趾甲,避免擦伤鳝体)。水质不好时,须泄出一部分水,加添新水。

(4)尼龙袋充氧运输 每袋装10-15公斤,加水淹没鳝体,充氧后紧扎袋口运输。一般多因数量少,才采用此法进行空运。

3.暂养、运输中的死亡原因及对策 黄鳝在暂养、运输过程中,发生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烧”缺氧,使鳝窒息。所谓“发烧”,是指装黄鳝的容器内水温显著升高,如果不及时换水,水质进一步恶化,直至呈暗绿色,并有强烈的腥臭味,这时水中严重缺氧,大批黄鳝会窒息而死。但这时体质比较健壮的黄鳝,往往能挤到表层,奋力竖身昂头,直接呼吸空气,因而不会发生死亡。缺乏经验的人常被这种表层假象所蒙蔽,实际上表层以下的黄鳝已经相互纠缠成团,急待抢救或已经大量死亡。产生“发烧”的原因,是因为黄鳝体表富含粘液,容器内鱼的密度又大,如果不及时换水,粘液越积越多,它在被细菌的分解过程中,能很快地将水中的溶解氧消耗完,并产生热量,从而使水温显著升高。所以在贮运时使用青毒素等抗生素,加放少量的泥鳅,上下窜动,使黄鳝减少相互缠绕,降低发烧病的发生率,并及时换水,可以提高成活率。

(2)鱼体受伤引起死亡。用钩捕获的黄鳝,往往会使头部受伤;用破损的篾篓或其它粗糙锋利的容器盛装,会使体表创伤;集中盛放时相互用嘴咬,一般是尾部咬伤。受伤黄鳝,往往受强者的挤轧而沉没于容器的底部。所以在暂养和运输时,要将病、伤的黄鳝剔出;容要尽量光滑,无破损;密度要适量。

(3)水温升高造成死亡。水温的上升能引起黄鳝本身耗氧量的剧增。比如水温在8.5-10℃时,黄鳝平均耗氧量每小时每公斤为38.74毫克;在黄鳝最适水温的23-25℃时,耗氧量跃增到每小时每公斤为326.34毫克;水温上升到30-34℃时,耗氧量剧增到每小时每公斤为697.54毫克,这样高的耗氧量,自然易引起水中缺氧而死鱼。所以贮运黄鳝最好是春、秋季节,水温在25℃以下;并要定时换水,经常搅拌,保持最适温度。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围栏养鱼巧捕捞技术

上一篇:

畜禽养殖何时消毒最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