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卤素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的运用

2019-01-04 11:15:11浏览:8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合理运用,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卤素消毒剂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时间最古老、使用最广泛、杀菌效果十分理想的消
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合理运用,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卤素消毒剂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时间最古老、使用最广泛、杀菌效果十分理想的消毒剂之一,也是水产养殖消毒用的主要品种,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杀菌广谱等优点,长期以来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在养殖过程中合理选用卤素消毒剂能有效控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和藻类的数量,从而减少养殖动物的发病概率。
    一、运用卤素消毒剂的目的
    卤素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控制水中浮游藻类的数量,增加水体中溶氧,降低COD和有害毒性物质,能有效控制水色和透明度,从而减少鱼虾病害的发生。
    二、卤素消毒剂的品种
    卤素消毒剂的开发最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按生产先后,主要品种有漂精粉、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氯化磷酸三钠、氯胺T、四氯甘脲、溴氯异氰脲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等消毒剂。三氯异氰脲酸的刺激性较大、杀菌受pH的影响也大,在水体中易生成毒性较大的物质,海因消毒剂刺激性较小,杀菌作用受pH的影响较小,氯、溴、碘复合的消毒剂和含氟原子的消毒剂也将问世。根据加工工艺不同产品有水剂、粉剂、颗粒剂、泡腾颗粒剂、泡腾片剂和药物控制释放的缓释剂等品种。
    三、卤素消毒剂的杀菌机理
    卤素按元素周期表先后顺序为氟、氯、溴、碘四类原子,既有消毒作用,同时有强力杀灭功能,如氟氰菊脂、氯氰菊脂和溴氰菊脂都是良好的杀虫剂。
    卤素消毒剂在水中,通过不断释放出活性F+、Cl+、Br+和I+,形成次卤酸,有强烈氧化作用,与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结合,导致微生物死亡。有杀菌作用的主要是次卤酸分子,按杀菌作用排序氟原子最强,依次为氯、溴、碘,我们选用了市场三种含氯、溴、碘消毒剂,对枯草杆菌芽孢进行杀菌试验,结果见表1。当pH值偏高时次卤酸形成次卤酸根离子,而降低了杀菌作用,所以在偏酸性水体中含卤消毒剂杀菌效果较为理想。在同等条件下,在偏碱性水体中二氧化氯的杀菌作用最强,依次为次溴酸、次碘酸。同样浓度的条件下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的杀菌作用最强,依次为二氯异氰脲酸钠、二溴海因、漂精粉。
    表1   三种卤素消毒剂杀菌效果
    名称            有效成份          杀菌率%
                              10min   30min   60min
    三氯异氰尿酸   100mg/L   99.99   100   100
    二溴海因       100mg/L   98.97   99.99   100
    季胺碘盐       100mg/L   97.86   99.87   99.99
    注: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2x106CFU/mL
    四、卤素消毒剂用量和次数
    卤素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主要与有效卤含量有关,有效卤含量可通过下面这个方式来计算:有效卤=(有效卤素成分中的卤量/有效成分分子量)x消毒剂的纯度。有效卤含量表示该化合物所具有的氧化能力,但并不能直接反映该化合物的杀菌能力,由于受载体和使用环境不同的影响,同样的有效卤含量可能具有不同的杀菌能力。水产养殖过程中进行水体消毒时,在参照各厂家产品使用说明的同时,也要灵活根据养殖水体实际情况适量增加或减少消毒剂用量和消毒次数,如何参照水色和透明度使用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非常重要,在水色较浓、透明度较小的情况下应增多使用次数或适当增加消毒剂量。
    五、不同的卤素加工工艺对卤素消毒剂杀菌效果和使用的影响
    水剂含卤消毒剂,以液体二氧化氯最为常见,其使用较方便,只需稀释后进行全池泼洒即可。其缺点是ClO2含量较低,但是它属氧化型含氯消毒剂,受pH和有机物的干扰少,消毒后产生的副产品最少,是理想的水体消毒剂。
    粉剂含卤消毒剂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的有效卤含量的消毒剂,但是其使用时要先溶解再泼洒,较为繁琐,尤其是粉剂海因消毒剂溶解时间较长,在溶解和泼洒时可能造成有效成分的挥发,降低杀菌效果。泼洒到水面,水表部分水体消毒较为彻底,但对下层水和含病原菌体较多的池底消毒效果不太理想。
    含卤颗粒剂可以直接泼洒,沉底后溶解,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可以有效进行水体由上到下消毒。其缺点不易泼洒均匀,有可能造成局部水体消毒剂浓度较大,使部分养殖动物受刺激过大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泡腾颗粒剂对卤素消毒剂进行工艺改革,应用90年代国际先进泡腾技术,使其在水中难溶解的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在水体中随着新生氧的泡腾而缓慢溶解,向水中扩散。使用时可以方便直接泼洒,进入水体后以泡腾方式溶解,形成水泡向四周进行扩散,对水体进行由下而上的立体消毒,不留消毒死角,尤其对池底进行杀菌消毒,彻底去处底质中病原菌,有效增加其有效成分的使用率。经现场模拟实验表明:消毒30分钟后杀灭99.9%以上病原微生物,且对水体中氨、氮等有害物质清除率达70%以上。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干撒式发酵床走上了生态之路

上一篇:

对虾水质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