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怎样保护越冬鱼种

2019-01-04 12:16:15浏览:4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一、投食保膘 一般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饵料仍有一定的需求。据试验,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浮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会不给食,使它们处于饿的状态,仅靠越冬前体内脂肪、蛋白质等的储存维持,熬过漫长的冬季,这对10~13cm长的鱼种来说,早已不够消耗而弱不经浪了。
二、密度应适中 随着水温下降,鱼类活动量也相应减少,耗氧量降低,所以,越冬鱼种的密度可大于饲养期。但不能盲目增加密度,同时,不同品种、规格的鱼种耗氧情况不同,放养要留有余地。一般以水中含氧量降低到3毫克/升时为限,但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放氧量也低,最好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作为安全系数。据试验,水温在2~4℃,溶氧为1毫克/升时,鱼类呼吸困难,放得过密,一旦发生严重缺氧,很容易发生大量死鱼,造成损失;使鱼长期处于低氧环境,对它们的生理机制也是不利的。管理中应定期测量水中溶氧。
越冬鱼种放养密度究竟以多少为佳,这要看鱼种的大小和品种、鱼池条件、地下位置等而定。在长江以南地区,鱼种规格11cm左右,水深1.5米,一般放1.5~2万尾,如果水源条件好,池塘泥少,可适当多放些;水深在1.5米以下,鱼种规格达13~20cm,进水困难的鱼池,其放养量应减少20%左右。
三、保持防冻死亡 鱼类虽是变温动物,但当水温降到1~0℃时,一般温水性鱼类进入麻痹状态。据试验观察,水温低到0.5℃以下时,鱼类就会立即死亡,因此,越冬鱼池的水温最低应保持在4℃以上。
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有的地区较冷,出现长时间冰霜冻,在此期间可采取一些办法提高水温。①加注新水,提高水温;②在水面上撒放稻草;③在越冬池北面搭设挡风屏障;④在鱼池近水处施放猪、牛粪。这些保温措施应在严寒来临之前做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冬春养好小鹅几个措施

上一篇:

防治奥尼罗非鱼链球菌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