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一)

2019-01-04 12:33:49浏览:1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黄颡鱼,俗称嘎鱼、嘎牙子、黄姑、黄腊丁、黄鳍鱼等,分布了我国河川、湖泊、沟渠 等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杂食性,是一种优质名
黄颡鱼,俗称嘎鱼、嘎牙子、黄姑、黄腊丁、黄鳍鱼等,分布了我国河川、湖泊、沟渠 等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杂食性,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产量大、肉质细嫩、少细 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 供不应求。据分析,每100克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 、钙154毫克、磷504毫克,且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具 有消炎、镇痛等疗效,因而深爱广大消费者欢迎,而且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 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而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因此,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友谊饲料公司为满足广大渔民朋友的要求,帮助大家尽快致富,根据市场形式,于今年 推出了黄颡鱼饲料,并在天津等地区进行养殖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对黄颡鱼的 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作一系统介绍:
   
一、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习性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 ,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 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 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 毫克/升时出现浮头,低于1毫克/升会窒息死亡。
   
(二)食性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 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规格不同的黄颡鱼食性也有所不同,体长2厘米~4厘米,主要摄食 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厘米~8厘米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厘米 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即要摄食 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但最好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
   
(三)生长速度较慢 常见个体重200克~300克。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毫米 ,体重5.7克。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毫米,体重20.6克。3龄鱼可长到135.5毫米,体重36.1 克。4龄鱼可长到160.1毫米,体重58.2克。5龄鱼可长到177.7毫米,体重81.3克。黄颡鱼雄 鱼一般较雌鱼大。1龄~2龄鱼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毫米。
   
二、繁殖
   
   黄颡鱼2冬龄~4冬龄达性成熟(约3龄以上),最小成熟个体,雌鱼为11。7厘米,雄鱼为 14.8厘米。达性成熟的雄鱼在肛门后面有一个生殖突,而雌鱼则无。在南方4月~5月产卵, 在北方6月才开始产卵,是产卵较晚的鱼类之一。要求水温在20℃~30℃。产卵活动于夜间 进行,当天气由晴转为阴雨,即可产卵。黄颡鱼具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 选择具有水草的沙泥质的浅滩,水深8厘米~1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摇动 。建造鱼巢有几个在一起的,也有几十个成群的,相隔不远形成穴群。每个穴径约为15厘米 ,深为10厘米,产卵受精于穴内。雄鱼于穴口保护鱼卵孵化。当其他鱼接近穴口时,雄鱼猛 扑向入侵者,驱逐入侵之鱼。并经常用巨大的胸鳍拨动,使穴中水流通,利用水流辅助卵孵 化。守护到仔鱼能自行游动为止(7天~8天)。此期间雄鱼几乎不摄食。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 食。黄颡鱼怀卵量为1086粒~4469粒,成熟卵径1.7毫米,受精卵为黄色、粘性、沉于巢底 或粘附在巢壁的水草须根等物体上发育。其产出的卵径约为2.5毫米,两天内即可孵化。黄 颡鱼可能为分批产卵的鱼类。(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金鱼肠炎的成因及治疗

上一篇:

种公猪管理五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