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淡水鲨鱼的前期培育

2019-01-04 12:34:57浏览:88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淡水鲨鱼,原白苏氏圆腹鱼芒,隶属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光
淡水鲨鱼,原白苏氏圆腹鱼芒,隶属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光滑无鳞,体形长而侧扁,具脂鳍。肌间刺少,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淡水鲨鱼为热带性鱼类,水温下限为12℃,食性杂、生长快、耐低氧。

为了调整本地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比例,我们于今年4月在本所养殖实验场进行了小面积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养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水泥试验池2个,面积分别为1#池23m2,2#池22m2,其注排水系统为自流式,水深1米,水源为电厂余热水,水质优良无污染,试验鱼为蓝鲨和红鲨。

(1) 放苗:试验鱼于4月9日从马来西亚引进,由厦门中转至郑州放于上述试验池中,其中:1#池放养蓝鲨5万尾,平均规格3cm,2#池放养红鲨5万尾,平均规格3cm,温度保持30℃,放苗时用3%盐水浸泡3分钟后入池,至第二天捞出死鱼蓝鲨2400尾,红鲨2200尾,运输成活率分别为95.2%和95.6%。

(2) 食性驯化:第二天开始用幼甲料拌湿后投喂,用木棒敲击池壁引起条件反射,见少数鱼开始吃食,3天后停止死亡,7天之后全部鱼都开始摄食,驯化成功。半月后即开始添加罗非鱼粉料,当少量添加时,只有少量鱼摄食,4天后即大量摄食,1个月后全部改为罗非鱼小颗粒料,生长迅速。

(3) 日常管理:按常规养殖方法进行日常管理。饲料采用粗蛋白含量为28%的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次,10天抽检体重1次,每10天用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每天排污1次,养殖试验期间基本没有发生鱼病。循环水交换量为3小时一次。

2、 结果至5月25日过数,红鲨45200尾,蓝鲨47000尾,规格12-15cm。成活率红鲨94.5%,蓝鲨98.7%。

3、 小结

(1) 从鱼种阶段养殖效果来看,淡水鲨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食性杂,耐低氧,适应性强和市场价格较高等养殖优点。

(2) 由于淡水鲨的下限水温在12℃,故在北方地区不能在自然状态下越冬,商品鱼必须在冬至前全部起捕上市。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常见鱼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上一篇:

小型水库河蚌育珠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