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毛蚶的人工育苗与增殖技术

2019-01-04 12:36:31浏览:28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毛蚶人工育苗一般经过亲贝的捕捞与选择、促熟、催产(诱产)、授精、洗卵、早期孵化、早期幼虫选育、投放采苗基、稚贝出池和日常
毛蚶人工育苗一般经过亲贝的捕捞与选择、促熟、催产(诱产)、授精、洗卵、早期孵化、早期幼虫选育、投放采苗基、稚贝出池和日常水质监视等过程。如河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77-1978年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试验,其方法是:
(1)催产:于毛蚶性成熟季节采捕自然涤区的亲蚶进行催产,催产前将亲蚶洗净,静置,待两壳自行张开,便及时楔住,用注射器于足的基部刺入生殖腺内,将2‰浓度的氨海水溶液徐徐注入0.2-0.3毫升,然后将毛蚶置于水槽内进行流水刺激,选用适当的胶管轻轻注入新鲜过滤海水,待槽内水满略停10分钟左右,再以虹吸法将水排出,以槽内水尚能浸没蚶体为限,间歇10分钟左右再重新注入,如此反复,直至产卵、排精。
(2)精和平共处卵的收集和处理:当雌蚶大批产卵时,移走雄蚶,收集所产的蚶卵,并适当添加过滤海水稀释,并用微孔筛绢过滤,清除杂质污物。
(3)受精与洗卵:将稀释过滤的卵液,加入适量精液轻轻搅动,当精卵混合10分钟后,受精卵可徐徐下沉,出现极体,即行洗卵,用虹吸法排出中、上层多余精子和未受精的卵的混合液,而后立即加入过滤海水待受精卵下沉再次排水,受精卵在胚胎发育阶段一般需经4-5次这样的洗选过程,直至担轮幼虫大量上浮为止。
(4)幼体培养:一般水温控制在23-27℃,比重1.018-1.020,PH值为8.2-8.4,冲气,也可适当搅动水体,每天1-2次添加新鲜海水,每次1/4左右,当面盘幼虫后期个体稍大时,则可用小于壳体的筛绢将水滤出,再加新鲜过滤海水,当进入D形面盘幼虫期开始摄取外界饵料,应及时投喂,初期宜投新月菱形藻和扁藻,以后再逐渐增添角毛藻等,使幼体不断变态,长大。
人工增殖
毛蚶营底栖生活,活动能力弱,只能作短距离的爬行,可终年生活在原海区,对海况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强,毛蚶的增殖,一般是在一定的水域内,采取人工措施,创造适于毛蚶繁殖和生长的条件上,增加资源量,可采取封海护养,改良环境条件,亲贝移植,人工孵化放流等多种措施。国内对毛蚶增殖,一般采取亲贝移殖方法以增加毛蚶资源量,如河北省1964年曾向秦皇岛湾投放毛蚶5万公斤,大约经过10年后,使原来仅有少量毛蚶分布的水域成为单船日产近万斤的小型毛蚶渔场,天津市于1980年11月份,在北纬38°40′-38°58′,东经118°以西海域,以0.1公斤/平方米的密度投放壳高2-2.5厘米的毛蚶1000余吨,并划定北纬38°40′-39°10′,东经118°以西海域为毛蚶增殖保护区,其中北纬38°40-′-38°58′为毛蚶增殖区,事后虽尚未进行详细资源调查,但据生产单位反映,这一增殖海区,幼蚶数量已明显增多,毛蚶移殖技术性不强,不需具体的管理,只要采取一些严格的行政措施,就可达到增殖资源的目的。
保护措施
(1)限定采捕规格:毛蚶一般初期生长较快,以后随着后龄的增长,生长率也逐年下降。故在生长缓慢,而又达到性成熟阶段的毛蚶,是比较合理的采捕规格,各地渔政部门确定最小壳长3厘米的毛蚶为可捕规格。为防止大量采捕幼蚶,应限定网目规格不得小于3厘米,以达到捕大留小,保护资源的目的。
(2)限定采捕时间:为了促使毛蚶繁殖后代,发挥增殖期的最大效果,一般在毛蚶繁殖期及快速生长期间,不应捕捞,因此,在渔政管理上,可确定一期限为禁止采捕期,用以保护、增殖资源。
(3)限定采捕数量:制订合理的采捕数量,是防止资源枯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应在毛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采捕毛蚶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无计划的大量滥捕。破坏资源。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6种掺假鱼粉鉴别方法

上一篇:

养殖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