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夏秋鱼塘防水病

2019-01-04 12:39:02浏览:16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清水病发生原因:气候炎热的盛夏、早秋时节,正是鱼塘里的浮游动物进入生长繁殖旺盛时期,山区鱼塘由于周围树木或高山挡住

   清水病发生原因:气候炎热的盛夏、早秋时节,正是鱼塘里的浮游动物进入生长繁殖旺盛时期,山区鱼塘由于周围树木或高山挡住了太阳光线,鱼塘光照时间缩短,使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减慢,而浮游动物继续大量摄食浮游植物,导致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浮游植物少,使整口鱼塘“清澈见底”,防治不及,往往会造成鱼产量低下。
     
  防治对策:应把周围挡光的树木砍除,以增加鱼塘光照时间,有助于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同时,增投鳙鱼来控制浮游动物的数量,达到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态平衡。若已发生了“清水病”,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溶于水后泼洒,再结合施肥,应每亩施200公斤牛粪,且均匀地分成4~5小堆,同时,每亩施尿素1.5公斤,钙镁磷肥2公斤,兑水全塘泼洒,使水质呈现油绿色或黄绿色,保证透明度25~30厘米。
     
  水华病夏秋季,养鱼池塘的水温往往高达30℃左右,水质肥沃的鱼池表层常出现一层散发鱼腥味的翠绿色的薄膜,这现象叫“水华”,也叫湖靛,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志,是由蓝藻大量繁殖,成为水生藻类的优势种群而形成,主要是微囊藻、鱼腥藻、囊丝藻等,这些藻类不易被鱼消化,藻类死亡后分解产生的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能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中毒死亡。另外,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中溶解氧剧烈变化,加之夏季水温高,有机质腐败分解快而出现缺氧,严重时可导致鱼窒息死亡。
     
   防治对策:对水质肥沃的鱼池,应适当加大鲢、鳙鱼种的数量和规格,或适当混养些罗非鱼,每亩放养20克以上体重的罗非鱼1000~1500尾左右,或放养大规格罗非鱼300~600尾,也可在藻类大量繁殖时,将罗非鱼放入池塘内,待水色转为正常的黄绿色后捕出,或留在塘内饲养依据水色可逐渐捕出。若已发生了严重的水华病,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浆,每亩用量10公斤,每10天一次,一般2次可治愈。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干撒式发酵床养羊在陕西延安的好处

上一篇:

池塘暂养商品蟹的主要技术要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