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南美白对虾健康种苗培育的几个关键环节

2019-01-04 13:01:18浏览:6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培育高质量对虾苗的保证,只有健康的种苗经过养殖才能使养殖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南美白对虾健康种苗生

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培育高质量对虾苗的保证,只有健康的种苗经过养殖才能使养殖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南美白对虾健康种苗生产的几个技术性关键环节总结如下:
一、对生产育苗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随着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海区水体的病毒、细菌也随之增加,严重地影响了对虾育苗。因此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是保证对虾育苗成功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做法:从海区抽取的海水进入蓄水池进行沉淀,24h后,经沙滤池过滤的海水再经用80目-120目的尼龙筛绢网过滤后入池。然后,对育苗用水进行消毒,可以直接通人氯气,也可加入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白精,使水中有效氯含量达(15-20)g/m3,12h后再加入硫代硫酸钠,以除去过量的氯气。
二、要改善和优化培育环境。
1、科学合理的幼体培育密度。对虾育苗的幼体培育密度依据对虾发育的不同时期灵活掌握,太少或太密都不利于水质的调控及饵料的投喂,过密易形成应激环境,易诱发疾病等。合理的培育密度:无节幼体期(30-35)万尾/m3水体;蚤状幼体期(25-30)万尾/m3;糠虾幼体期(15-20)万尾/m3;仔虾期(10-15)万尾/m3。
2、适时适量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育苗水体中使用活菌生物主要是在对虾育苗初期使用,目的是使水体环境形成优势的有益种群,抑制病原生物的繁殖。使用方法如下:无节幼体下池前,培育池接人10ppm含量为20亿/g利生素(芽孢杆菌)和5ppm光合细菌,并在蚤状幼体期每天追加3ppm光合细菌,在糠虾期每天追加2ppm芽孢杆菌直到仔虾第五天,即P5。
3、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并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当幼体发育至糠虾幼体后,可投放3ppm-5ppm的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净化水质,吸附有害物质,提高糠虾食欲,并把池面遮光布打开,充分利用太阳光照,使育苗水体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藻相平衡,既节省饵料成本,又可使幼体健康发育。
三、认真做好育苗期间的病害防治。
1、加强亲虾营养管理,定期淘汰劣质亲虾。多种优质鲜活饵料结合投喂是亲虾培育成功的经验,活沙蚕、鱿鱼、鲜牡蛎等是理想的饵料。饲料投喂要以按时适量,多餐多点投喂,满足亲虾摄食为原则。亲虾培育每天投喂鲜活饲料为亲虾重量的25%。每天分四次定时投喂,上午6时-7时、中午12时、下午6时、晚上8时各喂一次,上午、下午应多喂,约占总投喂量的3/5,并多检查亲虾摄食情况,调节投喂量。一旦发现摄食差、体质下降的亲虾要及时定期淘汰,以提高亲虾产卵质量。南美白对虾亲虾使用最好不超过半年。
2、建立预防病害的隔离制度,严格规范消毒管理措施。首先要严格消毒,亲虾培育池、产卵池、虾苗培育池以及工具在使用前要用漂白粉80ppm-100ppm或高锰酸钾40ppm-50ppm进行消毒,使用工具要专池专用,专人专用。亲虾入池前或产卵前要用20ppm-30ppm的聚维酮碘消毒3min-5min。其次是发现病虾要及时分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严禁高温育苗,提高对虾种苗免疫力。亲虾的催熟培育水温控制在28 ℃-29℃之间,虾苗培育水温控制在25℃-30℃之间。
4、虾苗培育期间要经常观察虾苗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少用药,不使用国家禁止药物。
四、做好对虾健康种苗培育的饲养管理。
1、骨条藻的投喂方法与注意事项。首先必须对培育的骨条藻进行检测,虾苗培育选用的藻类最好选择在生长高峰期时采收,投喂时用60目的网袋搓洗再投喂,此时浓缩液具有新鲜藻香味。生长高峰期后,骨条藻体色老化、变质,对幼体具有毒害作用,切忌投喂。其次,建立骨条藻的保种措施,在显微镜下选择骨条藻的增大孢子进行提纯复壮。
2、丰年虫使用的注意问题。首先要严格消毒,孵化前用强氯精80ppm-100ppm浸泡消毒10min-15min。其次,丰年虫要用高盐度海水孵化,彻底干净地使卤虫无节幼体与虫壳、死卵完全分离,防止虫壳及死卵对幼体造成损害和传播病害。
3、人工饵料的投喂。幼体饵料以虾片、即Bp、黑粒等人工饵料为主,结合骨条藻、丰年虫等生物饵料投喂,每天投喂5次,饵料投喂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根据水色、摄食情况、饵料的剩余,灵活调整饵料量。
4、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控规程。通过对水质各参数的监测,及时对水质进行调节,主要参数有:pH值7.9-8.5,氨氮小于0.6ppm,亚硝酸盐小于0.1ppm,水温25℃~30℃。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人工养殖鲟鱼中的疾病与健康防治

上一篇:

池塘鱼病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