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2019-01-04 14:00:18浏览:4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一、亲鱼    1.来源与选择 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

    一、亲鱼

    1.来源与选择 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

    2.成熟年龄与体重 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

    3.雌雄鉴别 苗种及未发育成熟的鱼鉴别困难,体重50克以上、发育成熟的鱼较易鉴别。雄鱼体形细长,在臀鳍与肛门之间有一突出的生殖突,长5毫米以上;雌鱼体形粗短,腹部膨大柔软,无生殖突。同一批鱼雄鱼大于雌鱼。

    4.培育 亲鱼池一般1~2亩,深1~1.5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较安静。进出水口要设拦鱼设施,在亲鱼入池前要彻底清塘,每亩可放亲鱼100公斤左右,可再混养鲢、鳙鱼种200~300尾。因黄颡鱼与鲤、鲫鱼在摄食方面有一定的矛盾,所以亲鱼池中不再投放这些品种。

    5.饲喂 亲鱼的饲料可喂一些小杂鱼、小虾,也可将鱼、蚌、虾肉等用机器加工成肉糜投喂。如用配合饲料,鱼粉要有较大比例,蛋白质要占36%~38%,加工成软、湿饲料当天投喂,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即可投喂。日投饲量为:水温10~15℃,饲料占体重的1%~2%;水温15~20℃,饲料占体重的2%~3%;水温20~25℃,饲料占体重的3%~4%。每天喂两次,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要保持亲鱼池有较高的溶氧,每隔7~10天向亲鱼池冲1次水,可起到增氧、改善水质和刺激亲鱼性腺发育的作用。

    二、催产

    1.催产池 常用水泥池,面积一般4~10平方米,深度0.6~0.8米。为进排水方便,池底可向一侧或一角倾斜,并在出水口留一锅底形产卵窝。

    2.人工鱼巢设置 常用杨树根须、棕片、废旧网片等扎成把做成鱼巢。

    3.催产剂 可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欧酮(DOM)、排卵2号、鲤鱼或鲫鱼脑垂体等。各种催产剂单独使用的剂量一般为(雌鱼每公斤用量):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0~50微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0~1200国际单位;鲤、鲫鱼脑垂体3~5毫克。雄鱼所用剂量是雌鱼的一半或2/3。在生产中可以将类似物与垂体混合使用,效果更佳。注射部位大多在胸鳍基部,可两次注射,中间间隔12~18小时。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注射。

    4.产卵 在第二次注射催产剂之前,要放好鱼巢,催产后,将雌、雄鱼按1∶1.2的比例放入产卵池,让其自然产卵。在黄颡鱼发情前3~4小时冲水刺激亲鱼,开始发情时改为微流水,效果较好。催产的适宜水温是20~30℃,最适水温23~28℃。催产剂注射后,在水温不同的条件下,效应时间(小时)不一样。

    三、孵化

    1.温度 18~30℃均可孵化,适宜水温为21~29℃,最佳水温是23~28℃。

    2.孵化方法 孵化设备可利用“四大家鱼”产卵池、孵化环道、孵化缸、孵化桶等,宜采取自然孵化的方法,一是将第2次注射后的亲鱼直接放入孵化设备中,产卵后捕出亲鱼,将受精卵留在原池中用流水孵化,鱼苗具有游动能力后集中于鱼苗池培育。二是将粘有鱼卵的杨树须、棕片等从产卵池中取出,用消毒液浸泡0.5~1分钟消毒,然后悬挂在孵化池中进行流水孵化。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用土法防治黄鳝病效果好

上一篇:

鲟鳇杂交鱼小瓜虫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