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不可忽视

2019-01-04 17:56:51浏览:24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虽然已进入秋季,鱼类生长仍处于旺盛期。加上受台风、多雨的影响,及初秋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引发养殖鱼类对环境的不适应,

   虽然已进入秋季,鱼类生长仍处于旺盛期。加上受台风、多雨的影响,及初秋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引发养殖鱼类对环境的不适应,病害防控工作依然不可忽视。

    病害预测

    据各地提供的近三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和今年测报情况,现对9月份重要养殖品种、主要易发疾病、重点关注区域预测预报如下:

    草鱼:易发生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肝胆综合征等。

    鲢、鳙: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打印病、锚头鳋病等。

    鲤: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孢子虫病、锚头鳋病等,北方地区还易发生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水霉病和痘疮病等。

    鲫: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

    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广东、广西、海南等池塘养殖区。

    斑点叉尾:易发生 肠败血症、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江西、湖北、湖南等高密度网箱养殖区。

    虹鳟:易发生肠炎病、烂鳃病、水霉病等,当水温降至15℃以下时可能发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区域为冷水鱼流水和网箱养殖区。

    大黄鱼:易发生刺激隐核虫病、弧菌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浙江、福建两省海水网箱养殖区。

    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红腿病、弧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沿海对虾池塘养殖区。

    河蟹:易发生黑鳃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可能发生河蟹颤抖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河蟹主养区。

    中华鳖:易发生腮腺炎病、红脖子病、腐皮病、白底板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中华鳖池塘和温室养殖区。

    防控措施

    1.做好日常管理。按照“四定”原则,合理投饵,适时添加维生素C、大蒜素等,提高养殖种类的免疫力。注意水温、溶氧等变化,勤开增氧机,及时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环境。

    2.做好消毒杀虫。当水温处于20℃左右时,大多寄生虫适宜生长繁殖,而鱼体被寄生虫感染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要加强观察,做到彻底灭虫,杜绝各种并发症的危害。

    3.规范用药。一旦发病,需要药物治疗时,要选用国标渔药,并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科学使用。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鲤鱼放养管理技术

上一篇:

调节大闸蟹池塘浑浊水质的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