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家禽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措施

2019-01-04 18:52:01浏览:8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玉米是家禽的主要饲料,保管不当很容易发霉。由于家禽对霉菌素的敏感性高,家禽摄入霉玉米饲料后,很快造成家禽中毒死亡,给饲养
玉米是家禽的主要饲料,保管不当很容易发霉。由于家禽对霉菌素的敏感性高,家禽摄入霉玉米饲料后,很快造成家禽中毒死亡,给饲养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我们根据县乡畜禽疫病防治条件,将家禽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1 病因

家禽霉玉米中毒病是家禽食入了发霉玉米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与玉米贮存时的温度、湿度和清洁条件有关。当贮存的玉米发热,温度达到23~32℃,相对湿度在80%~85%以上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量最高。但也有季节差别,在北方多发生在秋、冬玉米含水量高的季节。

2 临床症状

家禽对霉玉米毒素极敏感,容易中毒。1周龄之内的幼鸭、幼鸡一般为急性中毒,食入霉玉米饲料后1~3d就出现死亡,往往看不到临床症状。
一般多发生在2~6周龄的幼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食欲减退,羽毛蓬乱,双翅下垂,呆立,鸡冠苍白贫血,腹泻,排出血色稀便。
发病雏鸡食欲消失,时常呜叫,脱毛,步态不稳,跛行,脚趾部呈紫红色,有时出现共济失调,死亡前出现惊厥和角弓反张,死亡率高。
成年家禽对毒素的耐受性比幼禽强,慢性中毒临床症状不明显。

3 病理变化

死亡病禽肝脏肿大,色淡呈苍白色,有出血斑点,胆囊肿胀,胰腺有出血点,腿部肌肉、胸部皮肤和肌肉常有出血或胶胨样渗出物。慢性中毒的家禽肝脏发生硬化呈土黄色,表面有白色针尖大结节,心包、腹腔常有积水。

4 诊断

根据饲喂霉玉米饲料的病史、临床症状和病尸剖检中的特征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若要确切诊断,必须请有关部门按黄曲霉毒素检验程序进行监测鉴定。

5 治疗

5.1 停止饲喂霉玉米饲料,更换新饲料。在饲料中按0.05%~0.08%的浓度加入金霉素可以减少病禽的死亡。
5.2 口服5%的葡萄糖水,可缓解病情的发展。
5.3 口服制霉菌素3~5万U,每日2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4 对存放发霉玉米的仓库,进行清扫消毒。用40%的甲醛溶液熏蒸消毒,具体办法是按每立方米28mL甲醛+14mL水+14g高锰酸钾进行配制使用。
5.5 对剩余的霉玉米,挖坑深埋,防止被其他家禽和动物误食,不能用霉玉米加工其他食品。

6 预防措施

防治玉米发霉,严格控制家禽食入霉玉米饲料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6.1 饲料库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做到清洁防潮,定期清扫,防止污染。
6.2 玉米要干燥贮存,防止发霉。在玉米贮存前要采取日晒、风干、烘干等方法,把玉米含水量降到14%安全水分值。贮存期间要经常查看,翻晒,保存玉米的干燥,防止发霉。
6.3 认真做好加工前的检查,发现霉玉米一定清除干净。在玉米含水量高、易发霉时一定要做到勤检查,一日一加工,防止水分高的玉米加工后堆积发霉。

7 体会

7.1 据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研究,如果单纯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计算,黄曲霉纯培养物组实际摄入的毒素量比霉玉米组要高出五倍,可是就鸭子的中毒反应而言,霉玉米组反而比纯培养物组严重。还可能因为是霉玉米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了黄曲霉毒素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未知的有害物质对黄曲霉素起着协同或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建议把家禽吃了含黄曲霉毒素的霉玉米而发生的中毒病叫做家禽霉玉米中毒更好,在防治工作中便于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应用。
7.2 由于霉玉米中毒是黄曲霉素引起的中毒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剂,治疗霉玉米中毒的有效办法就是停喂玉米饲料,清除饲料用具上污染的毒饲料,更换新的配合饲料。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番鸭曲霉病的诊治方法

上一篇:

肉兔腹泻病的防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